新作盆池戏书
瓦盆片石垒青苍,兴入湖山寄小窗。
细看纤鳞无限乐,不妨斗水学西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用瓦盆和石头堆砌的绿色景象,让人产生了在湖边的小窗户欣赏美景的心情。仔细观看那些小生物的乐趣无穷,也可以在小的水域学习宽广江水的智慧。
去完善
释义
1. 瓦盆:用瓦制作的盆子,这里指用来做池塘的容器。
2. 片石:零星的石块。
3. 垒:堆砌。
4. 青苍:指绿色的植物和水色。
5. 湖山:这里指的是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6. 小窗:窗户或窗口,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观察这个小型池塘的角度。
7. 细看:仔细观看。
8. 纤鳞:小鱼。
9. 无限乐:无尽的欢乐。
10. 斗水:形容池塘的水量很少,仅能容下一斗(一斗约为10升)。
11. 学西江:学习西江中的湖泊河流景色,比喻此处的小型池塘虽小,却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九言在创作新作品时的情景和心境。他巧妙地运用比喻,通过“瓦盆片石垒青苍”的描述,形象地展现出作品创作的过程以及诗人的专注与投入。同时,他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和理想,通过“兴入湖山寄小窗”的诗句,表达了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小小天地间、实现自由的愿景。
接下来,诗人以“细看纤鳞无限乐,不妨斗水学西江”为结尾,展现了他在创作过程中观察到的生动景象以及对作品的自信。他用“纤鳞”来形容自己创作的微小之处,却凸显出这些微小的元素也能带给人们无限的快乐。而“斗水学西江”则意味着诗人相信自己可以凭借微小的力量,创造出如同西江般壮丽的作品。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创作的热衷和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新作盆池戏书这首诗中,游九言通过对盆中水景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恬静的心境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代(960-1279年),这是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诗歌艺术达到了高峰。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游九言正处于人生的安定时期,他或许刚刚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或许刚刚度过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变故,总之,他的心态是平静的,对人生有着深深的感悟。他在诗中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盆池赋予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在这个时期,宋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城市的繁荣,使得市民阶层日益壮大。这个时期的文人骚客们往往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游九言的新作盆池戏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