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鹊
鸦乌鸣屋山,平生不为恶。
干鹊噪庭树,一世常牢落。
安有无妄福,凶灾或无作。
身贫乏名誉,屋漏无愧怍。
春风拂茅簷,听汝相嘲谑。
祸福心悠悠,曲肱常自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乌鸦在山上房屋的周围鸣叫,它们一生中不做坏事。
喜鹊在庭院的树上叽叽喳喳地吵个不停,它们的一生常常是孤独的。
有没有无缘无故的幸福呢?有时祸事也不会发生。
贫穷的身体缺乏名誉,但房屋漏雨却不会感到羞愧。
春风吹拂过茅草屋檐,听着你们相互嘲笑和戏谑。
心中对福祸的感受总是慢慢来,弯曲手臂就能找到快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乌:即乌鸦。
2. 鸣:发出声音。
3. 屋山:房屋后面的山林。
4. 平生:一生。
5. 为恶:做坏事。
6. 干鹊:喜鹊。
7. 噪:大声叫嚷。
8.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9. 一世:一辈子。
10. 牢落:无所依靠,无所寄托。
11. 安有:哪里会有。
12. 无妄福:意外的好运。
13. 或:或许。
14. 凶灾:灾祸。
15. 无作:没有发生。
16. 贫乏:贫穷缺乏。
17. 名誉:名望声誉。
18. 屋漏:屋顶漏水。
19. 愧怍:惭愧。
20. 春风:春天的风。
21. 拂:轻轻掠过。
22. 茅簷:茅草屋檐。
23. 汝:你。
24. 相嘲谑:相互嘲笑戏谑。
25. 心悠悠:心中思绪飘荡。
26. 曲肱:弯曲手臂。
去完善
赏析
《乌鹊》是南宋诗人游九言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以乌鸦和喜鹊的叫声来比喻人生的贫富命运。“鸦乌鸣屋山,平生不为恶”表示乌鸦在山上叫唤,它的一生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而“干鹊噪庭树,一世常牢落”则表示喜鹊在庭院树上吵闹,它的一辈子却常常感到孤独。这是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表达出对社会现实和人性命运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乌鹊》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游九言之手。创作时间为公元1140年前后,正值宋金战争时期。这一时期,宋朝内外交困,国土丧失严重,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游九言作为南宋文人,亲身经历了这些战乱和社会动荡,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在诗中,乌鹊象征着流离失所的人民和战败的军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此外,游九言还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体现了他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在这个特殊时期,游九言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任官职,但因战乱和政治风波而被迫离职,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经历使他对民生疾苦有了更深的体会,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