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枣子
香露湿,草晶荧。
起看大地粲瑶琼。
下界千门人寂寂,空山夜静海波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露水滋润着香草,闪烁如水晶般晶莹。
醒来看到大地上铺满美玉般的景色。
人间的千家万户此刻宁静无声,只有山间夜晚寂静时,海浪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去完善
释义
香露湿:香露是指带有香味的露水,这里指清晨的露水;湿则形容露水的湿润程度。
草晶荧:晶荧指光亮闪耀,这里形容草地上的露水晶莹闪亮。
起看大地粲瑶琼:粲表示鲜明光亮,瑶琼是美玉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起身看见大地上明亮如美玉。
下界千门人寂寂:下界指人间世界;千门原意指古代宫殿门,此处代指房屋住宅;寂寂表示寂静无声。这句话描述的是人间的千家万户一片寂静的景象。
空山夜静海波声:空山指的是没有树木的山丘或山林;夜静即夜晚安静;海则是比喻大山或宏伟的事物,波声是指波动的水声,此句描绘的是夜晚静谧的山林中,波涛汹涌的声音似乎在耳边回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赤枣子》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诗人以“香露湿”和“草晶荧”来表现夜晚的露水以及小草在月光照耀下的闪烁晶莹。接下来,诗人用“起看大地粲瑶琼”来形容月亮照耀在大地上的美丽景象,宛如天地间铺满了珍贵的瑶琼。诗人再以“下界千门人寂寂,空山夜静海波声”收尾,表达了在这宁静的夜晚,人们都已进入了梦乡,只有海浪的声音在空旷的山野中回荡。整首诗描绘出一幅宁静、美丽的夜色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赤枣子》是唐代诗人游九言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750年左右,正值唐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夜。在这个时期,社会繁荣昌盛,文学艺术的创作也非常活跃。
游九言作为唐朝的一位知名文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时代的熏陶。然而,在这个看似繁华的时代,他却感受到了一丝不安的气息。他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忧虑。在《赤枣子》这首诗中,他以红枣树为象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在这个特殊时期,游九言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担任官员,但因直言不讳而遭到贬谪。这使得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促使他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