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遇雨

标题包含
遇雨
一雨摧时节,微凉暑气通。 天青云澹薄,山迥日空蒙。 听讼多余暇,韦编足细穷。 却慙为宦拙,闲处得秋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场秋雨过后,炎热的夏天变得凉爽宜人。天空湛蓝,云层稀薄,远处的山峰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朦胧而美丽。闲暇之余,我开始翻阅书籍、认真研读。然而,对自己的为官之道仍然感到惭愧,只能在这宁静的日子里去感受这秋天的气息。
去完善
释义
1. 游九言:南宋诗人,字无逸,号九山,上虞(今浙江上虞市)人。他的诗多描写山林景色和农村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 一雨:指一场雨。 3. 摧时节:指下雨时季节发生变化。 4. 微凉:轻微凉爽的感觉。 5. 暑气通:炎热的天气变得凉爽舒适。 6. 天青:天空晴朗蔚蓝。 7. 云澹薄:云彩稀疏淡薄。 8. 山迥:形容山峦高远。 9. 日空蒙:太阳照耀在雾气弥漫的山间。 10. 听讼:指听取诉讼,审理案件。 11. 余暇:指空闲的时间。 12. 韦编:古代用皮革装订竹简,再用绳子穿订。这里指翻阅书籍。 13. 足细穷:形容阅读得十分仔细深入。 14. 却慙:感到惭愧。 15. 为宦拙:做官不擅长。 16. 闲处:指闲暇的时光。 17. 秋风:秋季的风,此处表示秋天的到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场秋雨之后,感受到了凉爽的气温和通透的空气。诗人通过观察天空、云彩和山间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在闲暇时间倾听诉讼审理案件的心情,以及对于书籍的热爱。虽然诗人在为官生涯中略显笨拙,但也在闲暇时光中享受到了秋天的清凉与舒适。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处自然美景中内心的平静与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遇雨》是南宋诗人游九言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56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在这一年间,中原地区的政治局势依然不稳定,金朝对南方的侵扰不断,导致民众生活困苦。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游九言正处在一个艰难的人生阶段。他早年的科场失利,又遭遇家庭变故,使得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倍感压力。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始终坚守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国家民族的忠诚。这种坚韧的精神使他在逆境中成长,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诗人。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游九言以《遇雨》一诗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描绘风雨交加的景象,诗人表达了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的观念。同时,他也借助于雨水滋润万物的意象,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勉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韧和乐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