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采桑子·画堂昨夜愁无睡

标题包含
采桑子·画堂昨夜愁无睡
画堂昨夜愁无睡, 风雨凄凄。 林鹊单栖, 落尽灯花鸡未啼。 年光往事如流水, 休说情迷。 玉箸双垂, 只是金笼鹦鹉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又作正仲,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期经历:冯延巳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冯良建曾担任唐朝的工部尚书。冯延巳自幼聪颖过人,勤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客厅昨晚忧愁得无法入睡, 风雨凄凉。 树林里的喜鹊孤单地栖息着, 灯光黯淡,公鸡还未报晓。 时光流逝就像流水一样, 不要说陷入爱情中无法自拔。 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下来, 只有金笼子里的鹦鹉知道这一切。
去完善
释义
《采桑子·画堂昨夜愁无睡》是南唐冯延巳所作。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夜不能寐的孤独景象,以及她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以下是各词句的解释: 1. 画堂: 华丽的屋子。 2. 昨夜愁无睡: 指昨夜因忧愁而无法入睡。 3. 风雨凄凄: 形容风雨交加、寒冷的样子。 4. 林鹊单栖: 喜鹊在树林中独自栖息,比喻孤独。 5. 落尽灯花鸡未啼: 灯芯燃烧殆尽,鸡尚未叫,形容时间很晚。 6. 年光往事如流水: 光阴似箭,往事如同流水般流逝。 7. 休说情迷: 不要再说沉迷于感情。 8. 玉箸双垂: 形容泪流满面的样子,玉箸代指眼泪。 9. 金笼鹦鹉知: 金笼中的鹦鹉知道主人的心事,比喻难以启齿的痛苦。
去完善
赏析
《采桑子·画堂昨夜愁无睡》是一首描绘女子思念之情的小令。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女子在夜深人静时的寂寞与哀愁。这首词的韵味在于其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 上阙以“画堂昨夜愁无睡”开篇,点明了主题。紧接着描绘了风雨凄凄、林鹊单栖、落尽灯花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寂静的氛围。这些画面无一不在诉说着女子的愁绪和无奈。 下阙中,词人用“年光往事如流水”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接下来笔锋一转,描述了女子落泪的情态。最后一句“只是金笼鹦鹉知”更是神来之笔,不仅揭示了女子内心的秘密,也让整首词显得更为生动有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桑子·画堂昨夜愁无睡》是五代时期著名词人冯延巳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54年前后,正值南唐定都金陵时期。在这个时期,虽然南唐国力日渐衰落,但在文化艺术方面依然繁荣,成为词发展的鼎盛时期。 冯延巳作为南唐文宗,他的词才横溢,风格独特,深受人们喜爱。然而,他的人生际遇却并不平坦。他在朝政上屡次遭受排挤,甚至被贬官,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深的哀愁和感慨。 在《采桑子·画堂昨夜愁无睡》中,冯延巳通过对画堂、昨夜、愁、无睡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惆怅和对人生的无奈。这首词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折射出当时南唐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