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去年寒食初相见。
花上双飞燕。
今年寒食又花开。
垂下重帘不许、燕归来。
隔帘听燕呢喃语。
似说相思苦。
东君都不管闲愁。
一任落花飞絮、两悠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年的寒食节初次相遇,双双飞舞的燕子在花朵之上;今年的寒食节花儿依然盛开,但帘幕重重,不允燕子归来。隔着帘幕听到燕子的低语,似乎在诉说无尽的相思之苦;春日之神根本不管这人间的忧愁,任凭落花与柳絮悠悠飘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寒食:指清明节,清明节前一二日为寒食节。
2. 重帘:一层层帘幕。
3. 东君:古时有神主春之说,故用以代指春天。
去完善
赏析
《虞美人》是北宋词人沈端节的传世之作,这是一首婉约的离别相思之词。
词的上片追忆去年寒食节与伊人的初见情景。那时,燕子双双飞舞在花间,欢快而自由。然而,今年的寒食节,虽然花朵依然盛开,但作者却已无法见到那位令他牵肠挂肚的人儿。“垂下重帘不许、燕归来”一句,充分表现出作者在失去所爱之人后的孤寂之情。
下片中,作者用拟人手法描绘了燕子隔着帘幕低语的场景,借燕子的口吻述说了彼此的相思之苦。紧接着,作者将思绪拉回到现实,发出了“东君都不管闲愁”的感慨,意味着时光流逝,无法留住离别的痛苦。最后,“一任落花飞絮、两悠悠”更是表达了两人相隔千里,只能任凭落花飘零、飞絮缠绵的无尽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比去年的快乐与今年的孤独,以及借助燕子的倾诉,生动地展示了离别的痛苦和相思的苦楚,表现出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虞美人》是南宋著名词人沈端节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4年,当时正值南宋时期,金国崛起并入侵中原,导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在这一年里,沈端节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原本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直关注国家大事,希望能够为国效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时常受到排挤和打压。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在这段时间内,与沈端节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主要体现在南宋政治、军事形势的严峻。当时,南宋政府偏安一隅,对金政策以议和为主,这使得金国更加猖獗。而南宋内部,权臣当道,政治腐败严重,百姓生活困苦。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使得沈端节忧国忧民的心情愈发沉重。
在这种背景下,沈端节创作了《虞美人》一词。通过对虞美人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虑。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展现了一位爱国词人在动乱时代的忧国忧民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