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春
选胜寻春莫预期,风和日暖即佳时。
行庖草草何妨事,明日阴晴特未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选择最美丽的春日无需等待,只要和风暖阳便是最佳时光。外出郊游时的简餐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明天的天气如何我们无从知晓。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选胜:选择优美的景色。
2. 寻春:寻找春天,欣赏春天的美景。
3. 莫预期:不要预先期待什么。
4. 和风:指温和的风。
5. 日暖:阳光明媚。
6. 佳时:美好的时光。
7. 行庖:流动厨师,此处指准备简单的食物。
8. 草草:匆忙简单。
9. 何妨事:不妨事,没有什么妨碍。
10. 明日阴晴特未知:明天的天气好坏还不确定。
去完善
赏析
《寻春》这首诗歌描述了春天来临时,人们期待寻找美好的景色的心情。诗人认为不必提前预测最佳的观赏时间,因为春风和煦、阳光温暖的时刻就是最美好的时光。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简朴的餐饮也无妨,毕竟明天是晴还是雨,谁也无法预知。全诗以自然流畅的语言描绘出春天的美好景象,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寻春》是南宋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咏春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4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姜特立作为士大夫阶层的文人墨客,时常在春季时外出踏青,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他的生活状态悠闲自得,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段时间内,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尽管局势相对稳定,但北方中原地区的沦陷依然让许多文人士大夫心忧国事。他们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希望有朝一日能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的统一。
此外,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也比较浓厚,许多文人雅士热衷于探讨诗词歌赋、书画艺术等传统文化。这使得姜特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文学创作,将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到诗歌当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