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饮马长城窟行

标题包含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信的开头叮嘱我要多吃饭好好照顾自己,结尾则表达了他对我的深深眷恋与长久怀念。
去完善
释义
长跪:直身而跪,表示恭敬;竟何如:到底写了什么。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位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开篇借景抒情,“青青河畔草”不仅勾勒出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更隐喻了她内心蓬勃生长的思念之情。“绵绵思远道”一句将这种情感具象化,使其变得具体可感。 接着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错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时空阻隔带来的痛苦与无奈。“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两句简洁却充满力量,生动展现了两人分隔两地、命运多舛的悲凉境遇。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运用比兴手法,借助自然界的变化映射人间冷暖,寓意深远。随后的“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则揭示了社会人情的淡漠,更加凸显主人公孤独无助的心境。 最后部分情节陡转,由一位远方归来的旅人带来丈夫的书信,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长跪读素书”的细节描写尤为动人,既体现了收信人的庄重与虔诚,又昭示了信件内容的重要性。而信中的叮嘱与告白,则再次呼应了主题——无论距离多么遥远,真挚的爱情始终能够跨越千山万水,温暖彼此的心灵。 整体来看,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两汉时期,彼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徭役沉重。无数男子被迫离家远征,留下妻儿在家苦苦思念。此诗便是一位思妇的深情告白。她日夜思念着远方的丈夫,梦境成了她唯一的慰藉,然而梦醒后却更添惆怅。恰逢有客从远方归来,捎来了丈夫的书信,那质朴而深情的文字,让她的思念之情更加浓烈。这是一首反映当时百姓疾苦、抒发人间至情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