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龙华山寺

标题包含
题龙华山寺
杰阁山为佛,精庐地布金。 水涵空阔净,路绕翠微深。 鸟下窥斋钵,龙归识梵音。 城中尘瞇目,那得此幽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杰阁山峰环绕着佛像,寺庙周围满布金光。 湖水映照出宽阔的天空和纯净的空气,小路绕过郁郁葱葱的山坡深处。 鸟儿飞下来窥探斋饭,神龙归来聆听梵音。 城里的尘土让人眼花缭乱,哪里还能找到这样清幽的环境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龙华山寺:寺庙名称,位于中国某处。 2. 杰阁:高楼大厦。 3. 佛:佛教的教主,这里指代佛教。 4. 精庐:书斋或者僧舍,这里指代寺庙。 5. 地布金:形容寺庙地面如同铺满黄金,是一种比喻手法。 6. 水涵空阔净:形容水波荡漾、宽阔宁静的景象。 7. 翠微:草木茂盛的山间景色。 8. 鸟下窥斋钵:鸟儿飞下来查看斋饭钵子,比喻鸟儿对僧人生活的关心。 9. 龙归识梵音:龙听到寺庙的钟声后回归,形容钟声传得很远。 10. 尘眯目:尘土迷住了眼睛,表示世俗纷扰的影响。 11. 幽寻:寻找幽静的地方,这里指到龙华山寺游玩。
去完善
赏析
《题龙华山寺》何耕赏析: 这首《题龙华山寺》描绘了龙华山寺周围的景色以及寺内的宁静氛围。首联“杰阁山为佛,精庐地布金”描绘了寺庙的雄伟建筑和地面上金色的佛像,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圣。颔联“水涵空阔净,路绕翠微深”描绘了寺庙周围清澈的湖水、宽广的天空和环绕在青山之间的道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颈联“鸟下窥斋钵,龙归识梵音”通过鸟和龙的视角,表现了寺庙的宁静和谐。尾联“城中尘瞇目,那得此幽寻”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喧嚣生活的厌倦和对寺庙宁静环境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寺庙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心灵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龙华山寺》是南宋诗人何耕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描绘了龙华山寺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诗人何耕在这个时期遭遇了人生的不幸,但他并没有被苦难击倒,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将情感寄托在诗歌之中。他游历四方,广交朋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民生疾苦,并用自己的笔为民众发声。 在何耕所处的时代,儒家思想逐渐淡化,佛、道两教在民间广泛传播。许多士人、文人纷纷投身佛门,寻求心灵的慰藉。龙华山寺作为江南著名的禅宗寺庙,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探访,并在寺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何耕在此寺题诗,既是对佛教文化的敬意,也是对自己心灵世界的探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