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君马黄

标题包含
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骊。 白玉为勒络青丝,与君并辔河水湄。 河上扑扑杨花飞,杨花飞飞送客人。 生别离,良可惜。 愿君鞭影去迟迟,莫学杨花各南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的马儿毛色金黄,我的马儿毛色乌黑。 我们戴着白玉制成的马勒,并缰同行在河畔。 河面上柳絮飘飞,好像是在为我们送别。 这离别的心情如同花儿凋落,让人惋惜。 希望您缓缓离去,不要让我们的感情像柳絮一样随风散落在天涯。
去完善
释义
《君马黄》是明代诗人艾可翁创作的一首诗歌。下面是相关的词句注释: 1. 君马黄,我马骊:“黄”和“骊”都是马的毛色名称,分别指黄色和马鬃毛发有黑色斑纹的马。这里表达了诗人和友人在河边相会时的情景。 2. 白玉为勒络青丝:“白玉”指马勒上的装饰,以白玉制成;“青丝”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头发。这句描绘了诗人的装扮。 3. 并辔河水湄:指和友人一起骑在马上,沿着河流前行。 4. 河上扑扑杨花飞:描述了河边的景色,其中“扑扑”是形容杨花在空中飞舞的声音。 5. 杨花飞飞送客人:表达出杨花在送别友人时的气氛。 6. 生别离,良可惜:意为诗人对即将分别的惋惜之情。 7. 愿君鞭影去迟迟:希望友人在离开时能慢些离去。 8. 莫学杨花各南北:寓意不要像杨花那样分离,分别各方。
去完善
赏析
《君马黄》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诗,通过对人物、马匹、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诗人以“君马黄,我马骊”开篇,以马的毛色区分两位即将分别的友人,这一做法既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力,也为全诗营造了鲜明的视觉效果。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白玉为勒络青丝,与君并辔河水湄”进一步描绘了两人骑马并行在河边的一幕,凸显出友情的深厚和分别的不舍。 随后,诗人通过“河上扑扑杨花飞,杨花飞飞送客人”表达了离别的氛围,此时岸边飘扬的杨花宛如一个个离别的象征,使得本已黯然的离别之情愈发浓重。诗人将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互融合,使得整首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在接下来的“生别离,良可惜。愿君鞭影去迟迟,莫学杨花各南北”中,诗人以“生别离”表明这是一次难以预料的分离,从而引出了“良可惜”的感情表达,流露出对分别的惋惜和不舍。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的担忧和祝福,希望他的行程能够慢一些,永远不要像杨花那样随风飘散,各自远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君马黄》是南宋诗人艾可翁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这个时期正值宋朝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之际,金国对宋的侵犯频繁,使得山河破碎,民生疾苦。 艾可翁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安危、关注民生疾苦的文人,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他的人生际遇也充满了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始终未能中举,这使得他在仕途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而是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倾注到了诗歌创作中,用文字抒发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在这个时期,宋朝的社会风气较为保守,文人士大夫们往往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艾可翁也不例外,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通过描绘战乱的惨烈和人民的生活困境,表达了对和平与幸福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