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朱卿宅
斜日疏林独杖过,避人归鸟拂烟萝。居濒东海知潮候,门对南湖解棹歌。乌桕树红霜落早,白苹花老雁来多。悲哉宋玉空愁绝,矫首秋风两鬓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夕阳时分,我独自拄着手杖穿过稀疏的树林,避开人群,鸟儿归巢轻拂着如烟雾般的藤蔓。我家紧邻东海,我知道涨潮的时刻,家门正对着南湖,可以一边划船一边唱歌。秋天的乌桕树上叶子已经发红,霜意浓厚,白萍花渐渐老去,大雁南飞也越来越多。可悲啊,宋玉只能徒然地发愁,他抬头看着秋风中的自己,头发已经变得苍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朱卿宅:即指朱氏的家。古代“卿”是对男子的尊称。
2. 独杖过:独自拄着手杖经过。
3. 避人归鸟:指回避人群和回巢的鸟儿。
4. 烟萝:雾气弥漫的藤萝丛。
5. 濒东海:靠近东海。
6. 潮候:潮水的涨落。
7. 南湖:此处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区的湖泊。
8. 解棹歌:解除船桨唱歌。
9. 乌桕树: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呈菱形,秋天会变红。
10. 白苹花:一种水生植物,叶子浮在水面,花朵开放在叶子上。
11. 雁来多:比喻秋天的到来。
12.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人,擅长辞赋,他的《九辩》中有许多悲秋的描写。
13. 空愁绝:表示无奈而悲伤的心情。
14. 矫首秋风:抬头看着秋天的风。
15. 两鬓皤:形容头发变白。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致和抒怀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避世独立、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首联以“斜日疏林独杖过”开篇,展现诗人独行于幽静山林的景象,与“避人归鸟拂烟萝”共同勾勒出隐逸的氛围。颔联则展现出诗人的生活环境:近观东海潮水,远望南湖之景,反映出诗人身处繁华而不失宁静的心境。接下来的颈联,“乌桕树红霜落早,白苹花老雁来多”通过细致观察秋天的景色,传达了季节变换及岁月流转的慨叹。最后尾联引用宋玉悲秋的故事,衬托出诗人此刻双鬓花白的现状,表达出诗人看破红尘俗世的感悟,使得全诗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朱卿宅》这首古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这是一首描绘友情、岁月和人生感慨的诗歌。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鼎盛,但由于唐玄宗晚年昏庸无道,政治逐渐腐败,这也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诗人张掞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经历了盛世的喜悦,也感受到了时代的衰败。
张掞本人曾任吏部尚书,后来因政治原因被贬至朱卿宅。在朱卿宅的日子里,他亲身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朱卿宅期间创作的,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过朱卿宅》这首诗是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由经历丰富、情感深沉的诗人张掞所创作的一首描绘友情、岁月和人生感慨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