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陈惟允所画山水小帧

标题包含
题陈惟允所画山水小帧
济南那得似江南,千顷溪山百顷岚。三月绿阴桑子落,村村布谷老吴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济南的美丽无法与江南相提并论,但它有广阔的湖泊和青山绿水。当阳春三月绿树成荫时,桑叶飘落满地,乡村里布谷鸟在歌唱,提醒着老农们要喂养蚕宝宝。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济南:位于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此处是作为地名使用。 2. 那得似:表示比较,意思是“哪里比得上”。 3. 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包括浙江、江苏等地,这里以江南代表美好的景致。 4. 千顷溪山:形容很大的面积,表示宽阔的山川湖泊。 5. 百顷岚:指雾气弥漫的景象,与千顷溪山相呼应,形容景色壮观。 6. 三月绿阴:指春天的景象,此时树木郁郁葱葱,形成绿色的阴凉。 7. 桑子落:指桑叶在春天成熟并脱落,这是养蚕的季节。 8. 村村:指每个乡村,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地理风貌。 9. 布谷:鸟名,即杜鹃鸟,它的叫声像是在说“布谷、布谷”,因此得名。 10. 老吴蚕:指的是有经验的养蚕人。
去完善
赏析
《题陈惟允所画山水小帧》张掞赏析:这首诗以济南和江南的对比为起点,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富饶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千顷溪山百顷岚”来形容江南的山川之美,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清新脱俗、如诗如画的美感。接下来的“三月绿阴桑子落,村村布谷老吴蚕”则描绘了江南春天里的繁忙景象,绿意盎然中传递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既有自然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使得人们仿佛置身于这一美好的江南水乡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陈惟允所画山水小帧》是明代诗人张掞创作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公元1368-1424年)。 在这段时间里,明朝刚刚建立不久,国家政治逐渐稳定,经济开始恢复。作为一介文人,张掞在这样一个时期,可能因为时局的原因,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看到了陈惟允所画的这幅山水小帧,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在诗中,张掞通过对画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自己现实处境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这种情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张掞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