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山人来白田为寄高季迪诗赋此赠别
江榻云花散复凝,水禽争语即晨兴。正当送客南塘路,更拟酬诗北郭朋。渚柳风生烟缕缕,渔矶潮落石层层。荒村迎送还难免,泯迹山深恨未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床上云朵变幻又凝聚,水鸟争鸣宣告新的一天来临。正好在南塘路上送别客人,还想和北郭的朋友共襄诗篇。河边的柳树在微风中轻拂,带来丝丝烟雾;渔船靠岸,潮水退去,露出层层礁石。虽然在荒凉的村庄迎来送往难免有波折,但消失在山中的足迹依然让人遗憾无法追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董山人:指明朝诗人高启,字季迪。
2. 白田:地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附近。
3. 江榻云花:指江边的床榻和花朵。
4. 水禽:水鸟。
5. 晨兴:清晨起床。
6. 送客南塘路:在南方的池塘边送别客人。
7. 北郭朋:指居住在城北的朋友。
8. 渚柳:水边的柳树。
9. 渔矶:渔民捕鱼的小码头。
10. 烟缕缕: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11. 荒村迎送:在荒凉的村庄中迎接和送别。
12. 泯迹山深:在山深处隐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临别之际的情感。首联写清晨的景色,通过“云花散复凝”和“水禽争语”表现出时光的流转和不舍之情;颔联则强调送别的地点和环境,暗示友情的深厚;颈联以“渚柳风生”和“渔矶潮落”进一步描绘出离别时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董山人来白田为寄高季迪诗赋此赠别》是明代诗人张掞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末年,正值明朝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张掞身处官场,对社会的种种弊端和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这段时间里,张掞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知县、御史等官职,但因直言不讳、刚正不阿的性格,多次受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压。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关注民间疾苦,关心国家命运。
这个时期的明朝,内忧外患不断。政治上,宦官专权,政治腐败严重;经济上,土地兼并加剧,农民负担沉重;军事上,边患不断,内外交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张掞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慨,唤起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在这首诗中,张掞通过描绘董山人的来访,表达了对好友高季迪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白田的描绘,反映了当时农村的贫困景象。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他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