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宫人汲井图
燕子归时风满林,碧梧月上思沉沉。辘轳声转银床滑,望断君恩似井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燕子归来时,风吹满了树林;月光洒在绿色的梧桐树上,思念之情愈发沉重。聆听着水井中的轱辘声,不禁想起那无尽的恩情就像井水一样深不可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燕子归时风满林:指春天的景象,形容万物复苏的季节。
2. 碧梧:绿色的梧桐树,这里指代皇宫。
3. 月上:月亮升起,指晚上。
4. 思沉沉:思绪沉重。
5. 辘轳:古代的灌溉工具,这里指宫女打水用的井架。
6. 银床:古代用金属制作的床或案几,这里比喻豪华的生活条件。
7. 望断:极目远眺,形容期望和等待的心情。
8. 君恩:皇帝的恩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宫廷女子生活中寻常一幕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画面细节的捕捉,将宫女内心的孤独和期盼巧妙地表现了出来。诗的首句以燕子和风满林的形象,勾勒出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第二句则以碧梧和明月,表现出宫女在月光下思念的心情。接下来的两句“辘轳声转银床滑,望断君恩似井深”,通过描述宫女汲水的动作和井的深度,传达出她期待君王关爱的心情以及那种难以触及的幽怨。整首诗画面感强,情感表达深沉内敛,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宫人汲井图》是南宋诗人张掞的一首描绘宫廷生活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诗人张掞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他曾担任地方官,后来因战乱被俘,流放到江南。在流放期间,他看到了许多民间的疾苦,深感忧虑。然而,他在诗歌中表达的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在《题宫人汲井图》这首诗中,张掞通过对宫人汲水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借宫人的形象,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浪费,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冷漠。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