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开瓮腊酒熟,主人心赏同。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更喜宣城印,朝廷与谢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开封的酒已经酿熟,主人与客人都很欣赏。夕阳照射在稀疏的竹林上,山间的残雪凌乱美丽。更让人欣喜的是宣城的印章,它代表着朝廷对谢公的喜爱和尊重。

去完善
释义
1. 褚主簿:主人,即此诗中的褚姓主簿,为招待客人而置办酒席。
2. 会:相聚,此指宴会。
3. 毕庶子:参加宴会的宾客之一,名字为毕庶子。
4. 钱员外郎:参加宴会的另一位宾客,官职为员外郎。
5. 使君:汉代对刺史的称呼,这里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也指代钱员外郎。
6. 开瓮:打开酒坛。
7. 腊酒:冬季酿制的酒。
8. 心赏:内心的欣赏。
9. 斜阳:夕阳。
10. 疏竹:稀疏的竹子。
11. 残雪:残留的积雪。
12. 乱山:连绵起伏的山峦。
13. 更喜:更让人欣喜的是。
14. 宣城: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
15. 印:印章,此处指朝廷任命的文书。
16. 朝廷:国家的权力中心,这里指皇帝。
17. 与:给予。
18. 谢公: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为宣城太守,此处借指钱员外郎即将被任命为宣城太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愉快时光的场景。首联通过“开瓮腊酒熟”和“主人心赏同”表现了主人热情好客的品性;颔联以“斜阳疏竹上”和“残雪乱山中”勾勒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冬日画卷;颈联则以“更喜宣城印”和“朝廷与谢公”表达了诗人在此美景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友人的赞誉之情。整首诗节奏轻快,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唐代天宝年间,诗人张继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这一时期,张继虽然屡试不第,但生活依然积极向上。而在这时,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吟诗作对,共享人生乐趣。
当时唐朝的国势渐衰,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民众疾苦不断。张继作为一位关心民生、正直善良的文人,他将这种情感融入了自己的诗歌之中,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诗篇。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表达了作者与朋友欢聚的愉快心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