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刚中适甫游惠山
雨过山前翠欲飞,水云高下正含晖。
鱼跳细浪千花碎,蝉倚清阴一嘒微。
沈李浮瓜吟齿尽,清风明月满船归。
超然不负寻幽兴,拂得荷香在葛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雨过后,青山绿水犹如翠鸟展翅欲飞,天上的云朵与水面相映成辉。鱼儿跳跃激起千层涟漪,让人眼花缭乱;知了依靠在绿叶下鸣叫,声音细微却又清晰可闻。品尝着冰镇水果,欣赏着清风明月的夜色,我们在船上满载而归。这样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不辜负寻找幽静的心情,仿佛还能闻到荷叶的香气穿过葛衣飘来。
去完善
释义
1. 山前:山前指的是作者游览的惠山的前面。
2. 水云:水云是指云雾缭绕的水边景象。
3. 含晖:含晖是夕阳将落未落的时分,这里用来形容水云的高下变幻和美丽景色。
4. 细浪:细浪指水波微澜的景象。
5. 千花碎:千花碎是指水面上倒映出无数花朵破碎的形象。
6. 蝉倚清阴:蝉倚清阴是指蝉在树荫底下鸣叫。
7. 一嘒微:一嘒微是指蝉鸣之声微弱。
8. 沈李浮瓜:沈李浮瓜是指将李子和瓜浸泡在水中以冷却,这里代指清凉的水果。
9. 吟齿尽:吟齿尽是指吃完水果后意犹未尽的感觉。
10. 清风明月:清风明月是描绘美好的夜景。
11. 满船归:满船归是指满载而归的意思。
12. 超然:超然是一种心境,表示无牵无挂,自由轻松的状态。
13. 寻幽兴:寻幽兴是指寻找、欣赏幽静景色的兴致。
14. 荷香:荷香是指荷花散发出来的香气。
15. 葛衣:葛衣是用葛草制成的夏季服饰,穿着轻便凉爽。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与友人游览惠山的情景,并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通过描绘雨后山景和天空中水云的景象,展现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翠欲飞一词形象地描绘出雨后山脉的清新景色,为接下来的描绘铺垫了氛围。
颔联进一步展示了景区的细节,鱼跳细浪和蝉倚清阴两个场景动静结合,富有生机。千花碎形象地描绘出水中的涟漪与水花四溅的画面,而嘒微则表现出夏日鸣蝉的生动情境。
颈联将游山过程中的品果、清风明月等元素融入其中,传达出闲适愉悦的心境。吟齿尽流露出诗人享受美食的畅快之情,清风明月满船归则呈现出乘船欣赏夜景的宁静氛围。
尾联表达出诗人在这次寻幽之旅中获得的精神升华,他与友人的超然态度使他们仿佛摆脱了尘世的束缚,沉浸在荷香之中,忘却世俗烦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刚中适甫游惠山》是明朝诗人袁默所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这首诗作于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1487年),描绘了诗人和朋友游览惠山的景色。在明朝时期,袁默生活在江浙一带,这里山水秀美,文人墨客众多,诗歌文化繁荣。
在这段时间里,袁默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早年读书,后在朝廷为官,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他在江南的这段时间,常常与友人游览名山大川,创作了许多山水诗。
当时明朝社会经济繁荣,但政治腐败严重,袁默作为一名正直的官员,对社会的弊端深感忧虑。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与刚中适甫游惠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