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卢司户
寂寞卢司户,诛茅楚水东。
几年与君别,一字不余通。
钓水空烹鲤,行汀屡扣鸿。
梦魂还可托,握手片时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孤独的卢司户,在楚水之东建立家园。
几年来与君离别,音信全无。
垂钓的水面空空如也,只有鲤鱼;行走在汀洲上,屡屡叩问鸿雁。
只有在梦里,我们才能托附彼此,短暂地相互握紧手。
去完善
释义
1. 卢司户:指的是作者的朋友卢景春,官职为“司户参军”,这是唐代地方官员名的一种,负责户籍、赋税等事务。
2. 楚水:这里指代楚国境内的江河湖泊,泛指长江流域。
3. 几年:表示一段时间的词语,在这里用于强调与朋友的分别时间较长。
4. 一字不余通:表示书信不通,无法交流的意思。其中“一字”表示一次书信往来;“余通”是指通信联系畅通无阻。
5. 钓水:钓鱼的河边。
6. 烹鲤:煮鲤鱼。古代常有以鱼为食的习惯,这里通过“烹鲤”表示诗人在孤独的生活中寻求美食乐趣。
7. 行汀:在岸边的行走。
8. 扣鸿:用“扣”表示呼唤;“鸿”是大雁,在这里取鸿雁传书的意象,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9.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此处用来表示梦境,表现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见的心情。
10. 握手:表示朋友之间的亲切互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思念友情的诗。诗人以寄给卢司户的信为主线,通过对卢司户的描绘和对自身的表达,传达了对于友情的执着和珍视。"寂寞卢司户,诛茅楚水东",开篇即表现了对卢司户的挂念之情,“诛茅”一词暗示了卢司户的清苦生活;"几年与君别,一字不余通"则表现了双方别离之久,音讯断绝之痛;“钓水空烹鲤,行汀屡扣鸿”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与朋友分离的无奈与遗憾;"梦魂还可托,握手片时同"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借助梦境,与朋友重逢的心愿。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深地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卢司户》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46年,即南宋理宗淳祐六年。
在这一年里,赵汝鐩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早年曾在南宋朝廷任职,但因性格刚直、不阿权贵,多次被贬谪。在这一时期,他曾担任官职较低的“司户”,负责管理地方户籍和赋税等事务。尽管职位卑微,但他仍然尽职尽责,关心民生疾苦。然而,由于时局动荡,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赵汝鐩逐渐对官场失去了信心,开始向往隐居生活。
这一时期,南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北方的金国势力日益强大,对南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赵汝鐩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反映民间疾苦,唤醒人们的忧患意识。
在这首诗中,赵汝鐩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关切。他以竹笛为喻,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赵汝鐩在面对人生困境和时代危机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品质和崇高的理想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