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浙东元相
婺女星边喜气频,越王台上坐诗人。
雪晴山水勾留客,风暖旌旗计会春。
黎庶已同猗顿富,烟花却为相公贫。
何言禹迹无人继,万顷湖田又斩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明亮的婺女星旁,喜悦的气氛频繁出现,诗人坐在越王台上传情。
雪后天晴的美景吸引了游客驻足,春风吹拂着旗帜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百姓的生活已经像猗顿一样富足,然而繁华的烟火却显得有些凄凉。
谁能说禹的功绩没有人继承呢?这片广袤的湖泊田野又在孕育着新的生机。
去完善
释义
1. 婺女:星名,即婺女星。这里借指金华地区。
2. 越王台:在浙江绍兴。这里借指浙江东部地区。
3. 勾留:逗留;停留。
4. 旌旗:旗帜的统称。
5. 黎庶:百姓,民众。
6. 猗顿:春秋时期的富商,以畜牧起家。
7. 烟花:繁华的景象。
8. 相公:对宰相的尊称。
9. 禹迹:大禹治水的遗迹。这里指浙江地区的治水工程。
10. 万顷:形容面积广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浙江东部地区的繁荣景象和作者与诗友们的愉快聚会。首联通过“喜气频”和“坐诗人”表达了当地祥瑞的氛围和文人的雅集;颔联则通过“雪晴山水”的秀丽景色和“风暖旌旗”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颈联以“黎庶已同猗顿富”描绘出百姓生活的富足,而“烟花却为相公贫”则暗示了诗人们在功业上的抱负;尾联则表达了对大禹事业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传达了新兴农田带来的希望。整首诗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美好,又寄予了人文精神的追求,富有哲理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浙东元相》是唐代诗人章孝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
在这段时间里,章孝标经历了人生的重要转折。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进士,但是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在浙东地区担任地方官,负责当地的政务。在这期间,他对国家的治理和百姓的生活有了深刻的了解,也对当时的政治形势有了敏锐的洞察。
贞元年间,唐朝的国力已经大为削弱,藩镇割据、外敌入侵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国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章孝标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愈发强烈。他的这首诗,正是在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驱动下创作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