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灞涘长安恒近日,殷正腊月早迎新。
池鱼戏叶仍含冻,宫女裁花已作春。
向苑云疑承翠幄,入林风若起青苹。
年年斗柄东无限,愿挹琼觞寿北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都长安的近郊,我们总是在新的一年里早早地迎接新春的到来。池塘中的鱼儿还在寒冷的水中嬉戏,而皇宫里的宫女们已经开始准备春天的花卉。向着花园望去,仿佛云朵都在承接翠绿的树叶;进入树林,微风吹过,就像吹起了水面上的波纹。每年,随着北斗七星的斗柄转向东方,我们都会举杯庆祝,祝愿北极星长寿安康。
去完善
释义
1. 灞涘:指灞水岸边。
2. 殷正: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称为“建子”;殷代以十二月为岁首,称为“建丑”。这里用“殷正”泛指过去的岁末。
3. 池鱼戏叶仍含冻:池中的鱼儿在水中嬉戏,叶子还在冰封的水中。
4. 宫女裁花已作春:皇宫里的宫女们已经开始裁剪花朵,迎接春天的到来。
5. 翠幄:绿色的帷幕。这里比喻春天茂密的树林。
6. 青苹:浮萍,这里借指水面上的小波纹。
7. 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颗星,形状像古代酌酒的斗,所以称为“斗柄”。
8. 挹:舀。
9. 琼觞:美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初现时自然界的景象开篇,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诗人抓住“灞涘长安恒近日,殷正腊月早迎新”两个主要场景:一为西安城郊,柳树依傍在寒冷的河边;二为皇宫之中,尽管寒冬犹在,但已经感到了春天的气息。紧接着,诗人的目光转向了室内的情景——“池鱼戏叶仍含冻,宫女裁花已作春”,这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后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描绘出一幅春日初现的图景,展现出一派祥和富饶的场景。其中的“向苑云疑承翠幄,入林风若起青苹”两句尤为出色,写出了云彩如同翠绿的大帐,风吹过树林则掀起了绿色的波浪,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最后,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天上的北斗七星,表达了祝愿皇上万寿无疆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是唐朝时期诗人韦元旦创作的一首应制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正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在这期间,韦元旦担任尚书郎等职位,深受唐玄宗的信任和重用。
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力强大,社会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唐玄宗本人也热爱文学、音乐和舞蹈,他大力推动文化建设,使唐朝成为诗歌的黄金时代。韦元旦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华,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诗句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韦元旦的诗歌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