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安乐公主宅
主第新成银作牓,宾筵广宴玉为楼。
壶觞既卜仙人夜,歌舞宜停织女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主人刚新建了华丽的楼阁,宾客们在大宴上畅饮美酒。
在秋高气爽的月夜,品尝美酒如同仙人的欢愉;欣赏优美的歌舞,犹如织女的巧手编织出这绚丽的篇章。
去完善
释义
1. "主第新成":指安乐公主新建成的宅邸。主第,主人居住的府第;新成,新建完成。
2. "银作牓":用银装饰的匾额。牓,匾额,门榜。
3. "宾筵广宴":宴请宾客的大宴会。宾筵,招待客人的宴席;广宴,大规模的宴会。
4. "玉为楼":用玉石装饰的楼房。玉,玉石;为,作为。
5. "壶觞":盛酒的器皿,这里代指饮酒。壶,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觞,古代一种形状像鸟雀的酒杯。
6. "仙人夜":古人认为酒可以使人飘飘欲仙,故有此称。仙人,神话传说中能够长生不老、具有神奇能力的人。
7. "歌舞宜停":形容歌舞非常美妙,应该停下来欣赏。歌舞,唱歌跳舞的表演;宜停,应该停止。
8. "织女秋":古有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此处指秋天,因秋季多思亲之情。织女,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星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参加安乐公主府邸新居的宴会的情景。首句“主第新成银作牓”,描述了宴会所在的府邸,新的、用银子装饰的门榜显得高贵而华丽;第二句“宾筵广宴玉为楼”,进一步描述了宴会场地,宽阔的宴席上摆放着玉石制成的桌椅,彰显了主人的富丽堂皇。
接着的两句“壶觞既卜仙人夜,歌舞宜停织女秋”,则是借用了典故来赞美宴会的盛况和主人的好客之情。前者将神仙的聚会与诗人的现实宴会相提并论,表达了主人盛情的招待;后者则借用了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传说,比喻在金秋时节享受盛宴的喜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宴安乐公主宅》是唐代诗人韦元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在这个时期,韦元旦作为宫廷诗人,经常参与皇室宴会,并为皇帝和皇亲国戚创作诗歌。
韦元旦在开元年间担任左拾遗、起居郎等职,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官场度过,虽然地位不高,但受到皇帝的宠信。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宫廷生活和皇室宴会的场景。
唐朝开元年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这个时期的皇室宴会非常奢华,往往有歌舞表演、赋诗唱和等文化活动。韦元旦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了许多描绘皇家气派和贵族生活的诗篇,如《夜宴安乐公主宅》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