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月字

标题包含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月字
云物开千里,天行乘九月。 丝言丹凤池,斾转苍龙阙。 灞水欢娱地,秦京游侠窟。 欣承解愠词,圣酒黄花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开放了千里的景象,行走在这九月的时光中。 五色斑斓如同丹凤之池,旗旆翻飞如苍龙腾跃于宫阙之间。 在欢乐的灞水之畔,秦京孕育了无数游侠英雄。 我们欣然接受这解除忧愁的词句,尽享金黄色的菊花和美酒带来的喜悦。
去完善
释义
1. 云物:指天象、气象。这里表示晴空万里的好天气。 2. 天行:指日月星辰的运行。九月是指秋季的九月。这里是说,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 3. 丝言:丝绸上的文字,此指皇帝的诏书。丹凤池:汉代宫殿的池名,这里代指皇宫。 4. 斾:古代军旗的统称。苍龙阙:汉代宫阙名,这里借指皇宫。 5. 灞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的一条河流。欢娱地:指供人游乐的地方。 6. 秦京:即长安,今陕西西安。游侠窟:指游侠聚集的地方。 7. 解愠:消解烦闷,这里指皇帝的恩泽。圣酒:皇帝赐予的酒。 8. 黄花:菊花。发:开放。
去完善
赏析
韦元旦的这首《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月字》诗描绘了重阳佳节皇帝登高赏菊、诗人陪同庆贺的场景。首联“云物开千里,天行乘九月”以辽阔壮丽的景色拉开了序幕,衬托出节日气氛的热烈与庄重。颔联“丝言丹凤池,旆转苍龙阙”借用凤凰、苍龙等吉祥图案表现皇帝的威严和华贵。颈联“灞水欢娱地,秦京游侠窟”指出所在地点,提到百姓在灞水边尽情娱乐,意味着国泰民安。尾联“欣承解愠词,圣酒黄花发”表明诗人欣喜地接受圣上赐酒及赏菊之雅事,暗示皇帝关心民生疾苦,祝愿国家繁荣昌盛。整体来看,本诗布局严谨,情感表达深厚而热烈,令人感受到皇家的气派与诗人的忠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韦元旦的《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月字》这首诗作于唐玄宗时期,大约公元725年左右。这一时期正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国家富强、社会安定。在文学方面,唐诗的发展达到了高峰,诗歌创作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韦元旦是唐朝的一位著名文人,他曾担任尚书左丞等重要职务,因才干出众而受到皇帝的器重。在这首诗中,韦元旦描绘了皇帝临渭亭登高赏菊的情景,表达了对皇帝圣明的赞美和对国家的忠诚。 在这一时期,唐玄宗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他还大力提倡文化艺术,推动了唐诗的繁荣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元旦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诗篇。这首《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月字》就是其中之一,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卓越的才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