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唐州高使君赴任
桐栢膺新命,芝兰惜旧游。
鸣臯夜鹤在,迁木早莺求。
传拥淮源路,尊空灞水流。
落花纷送远,春色引离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桐柏山迎来新的使命,芝兰花怀念过去的游玩时光。夜晚在鸣皋的鹤仍在,早莺寻找迁移的树木。路边都是传颂的淮源故事,酒杯空空,灞水静静流淌。纷纷扬扬的花瓣送走了远去的人,春天的景色引起了离别之忧。
去完善
释义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韦元旦
1. 桐栢:这里指高使君上任的唐州地区,位于桐柏山附近。
2. 膺新命:接受新的任命。
3. 芝兰:比喻高尚的品质,这里用来形容高使君的美好形象。
4. 惜旧游:怀念过去共处的时光。
5. 鳴臯:指在鹤鸣山等高洁之地。
6. 夜鹤在:比喻高使君的高尚品质。
7. 迁木:迁徙的鸟类,这里指早春的莺鸟。
8. 早莺求:描述莺鸟寻找新居的场景。
9. 传拥:官员出行时随从簇拥。
10. 淮源路:淮河源头的道路,这里是唐州的地理位置。
11. 尊空灞水流:灞水边送别时酒已喝完,寓意离别之情。
12. 落花纷送远:落花纷纷扬扬,表达送别的场景。
13. 春色引离忧:美好的春色引发离别的忧伤。
去完善
赏析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是唐朝诗人韦元旦赠别友人高使君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联“桐栢膺新命,芝兰惜旧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升的祝贺和对过去的回忆。桐栢指桐柏山,这里代指唐州;膺新命是指接受新的任命。芝兰则是比喻贤能之士,这里用来形容高使君。这两句诗意味着高使君即将离开故地前往唐州上任,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怀念过去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颔联“鸣臯夜鹤在,迁木早莺求”,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鸣臯是指鸟儿的叫声,夜鹤则象征着孤独和高洁的品质。早莺求则是形容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莺歌燕舞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春天的景色,暗示了高使君即将踏上新的征程,也表达出诗人对他的期望和祝福。
颈联“传拥淮源路,尊空灞水流”,描述了送别的场景。传拥是指传递消息的人潮,淮源路则是通往唐州的必经之路。尊空是指酒壶已经空空如也,灞水流则是指灞水边的离别。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与高使君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离别时依依惜别的场景。
尾联“落花纷送远,春色引离忧”,是诗人对离别的感慨。落花纷飞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也象征着友情即将别离。春色则是指春天的美景,引离忧是指引发离别的愁绪。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总的来说,《饯唐州高使君赴任》这首送别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诗人的文字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感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韦元旦的这首《饯唐州高使君赴任》创作于唐朝初期,大约在公元650年左右。此时正是贞观之治结束,唐高宗李治即位的前期。这一时期,唐朝国力逐渐强盛,政治相对稳定,但边境仍有一些战事。
韦元旦在当时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文人,他与高适君相交甚好,因此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于友人远行的关切之情。然而,他也深知仕途的艰辛,因此在诗中劝勉友人要坚定信念,面对困境要保持乐观态度。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唐朝初期,当时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人们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热情高涨。同时,由于国家政治的相对稳定,使得文人士大夫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去。然而,在这样看似繁荣的局面下,也隐藏着一些危机,如边关战事、宦官势力等。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人以及他们作品的思想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