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章彝下第

标题包含
送章彝下第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綦毋潜,字孝通,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文人。他的生卒年份尚无确切的史料记载,大约生活在唐玄宗至德宗年间。他籍贯在今天的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一带。 綦毋潜擅长诗歌创作,尤其是五言古诗。他的诗才横溢,作品风格多...查看更多
Mr.Chen
去完善

译文
在长安的渭桥路上,离别的旅客心情沉重。在温泉宫献上赋颂之后,却因为无人引荐而无法接近朝廷。 黄莺在马旁悲啼,白日渐渐隐入树林。三十岁了仍然默默无闻,希望你珍惜每一刻光阴。
Mr.Chen
去完善
释义
1. 长安:古代中国的一座都城,是汉朝和唐朝的首都。这里指代唐朝的都城。 2. 渭桥:古时在关中地区连接长安与北方的水陆交通要道。 3. 行客:旅行的人,这里指章彝。 4. 献赋:指的是古人向皇帝进献诗歌以表忠心。 5. 温泉:这里指唐玄宗在骊山建的华清宫温泉。 6. 无媒:没有得到引荐的人。 7. 魏阙:古代宫门前的建筑,这里指朝廷。 8. 黄莺:即黄鹂鸟。 9. 就马:靠近马,准备骑马离去。 10. 三十:这里泛指年纪已大。 11. 名未立:没有取得功名,建立名声。 12. 寸阴:极短的时间,这里指抓紧时间。
Mr.Chen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安送别章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章彝未能科举中第的遗憾和对他人生的担忧。诗中“长安渭桥路”象征着他们离别的地点,也是他们人生道路的一个象征;而“行客别时心”则表现了离别时的不舍与牵挂。接着“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两句描述了章彝虽有才华却无法得到朝廷赏识的现状,突显了他怀才不遇的无奈。随后的“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分别时的情感,使诗意更加浓厚。最后两句“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则是诗人对章彝的劝诫,希望他能珍惜时间,努力提升自己,争取在将来取得更好的成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朋友的关心。
Mr.Che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章彝下第》是唐代诗人綦毋潜的作品,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这个时期正值唐朝鼎盛期,但由于朝廷内部的腐败和党争,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在这个背景下,许多士人纷纷走上了求取功名的道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綦毋潜本人曾任宜寿县尉、右拾遗等官职,但一直未得重用,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能理解章彝下第的失落心情。这首诗通过对章彝下第的惋惜和劝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爱和对科举制度的讽刺。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在科举制度下的无奈和悲哀。
Mr.Che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