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

标题包含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 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綦毋潜,字孝通,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文人。他的生卒年份尚无确切的史料记载,大约生活在唐玄宗至德宗年间。他籍贯在今天的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一带。 綦毋潜擅长诗歌创作,尤其是五言古诗。他的诗才横溢,作品风格多...查看更多
肉肉
去完善

译文
远离尘世已久,已有三载未归家。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同行吧,驿站的马儿已经备好,只等踏上归途。 我曾去往那如同天堂的地方,准备向天子的使者献上我的忠诚。那时我曾是皇宫里的贵族,而今却泪水满面,回想起过去的时光。
肉肉
去完善
释义
1. 平判官:职位名,此指被贬官的平姓官员。 2. 秦:指长安,古时候的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位于陕西省。 3. 綦毋潜:诗人名字。 4. 谪远:被贬谪到远方。 5. 安命:安心服从命运的安排。 6. 三年:有资料显示这首诗为唐代,而唐代的一个官吏任期为三年。 7. 声:同“名”,名声或名誉的意思。 8. 执手:携手,表示朋友间的情谊深厚。 9. 驿骑:驿站的马匹,这里可以理解为公务马匹。 10. 军书:军事公文。 11. 紫微:古人认为紫微星象征帝王,这里指皇帝。 12. 金马客:金台门下的宾客,这里代指平判官曾经的身份。
肉肉
去完善
赏析
《送平判官入秦》是綦毋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即将远赴边疆的担忧与不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宦游生涯中的失意和对故乡的思念。“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这两句写出朝廷下令,平判官需要离开故乡前往秦地执行任务。“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则道出诗人曾为宫廷近臣,而今流落江湖,不禁感慨万分,泪水沾湿了衣裳。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友人的关心。
肉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755年左右,綦毋潜创作了这首《送平判官入秦》。此时正值唐朝盛世末期,然而安史之乱已在酝酿之中。诗人处于这样的历史时期,既感叹曾经的繁华景象,又对即将面临的战乱心怀忧虑。 綦毋潜在这一阶段的人生际遇也并不如意。他的才华并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因此他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奈。但这也让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兴亡。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的送别诗。 与此同时,唐朝社会正逐渐走向衰落。朝政腐败,官场黑暗,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綦毋潜的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点,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通过对平判官的送别,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乱世中有所作为,为国家做出贡献。
肉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