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鹤林寺

标题包含
题鹤林寺
道林隐形胜,向背临层霄。松覆山殿冷,花藏谿路遥。 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 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愿谢携手客,兹山禅诵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綦毋潜,字孝通,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文人。他的生卒年份尚无确切的史料记载,大约生活在唐玄宗至德宗年间。他籍贯在今天的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一带。 綦毋潜擅长诗歌创作,尤其是五言古诗。他的诗才横溢,作品风格多...查看更多
点点媳妇的婆婆
去完善

译文
道旁竹林葱郁,映射出繁茂的山巅。苍松覆盖下的寺院显得清静无比,溪边花儿藏匿处路径遥远。 翠绿的宝幡在空中飘荡,明亮的灯火在燃烧。阳光缓缓洒入山谷,春风吹拂着水面上的波纹。 在这里暂时放下忙碌的生活,让身心得到调整。希望谢绝那些同行的朋友,在山间享受这宁静的禅修和诵经时光。
点点媳妇的婆婆
去完善
释义
1. 道林:即道林寺,也作“道人林”,故址在今湖南省长沙市西南隅岳麓山东麓。 2. 隐形胜:指寺中景物幽静美好。 3. 向背:面朝和背靠的意思。 4. 层霄:天空。 5. 松覆山殿:松树覆盖着寺庙的殿堂。 6. 花藏谿路:花草掩映下的溪边小路。 7. 珊珊:原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这里代指风吹动幡旗的声音。 8. 宝幡:佛教法事用的长幅旗子。 9. 焰焰明灯:明亮的灯火。 10. 迟日:春日迟迟,天气温暖而和煦。 11. 半空谷:将春天的气息散布到山谷的每个角落。 12. 连上潮:江水流涨,春光和暖。 13. 少凭水木兴:稍微借助水色树木的兴起和衰落来调整心情。 14. 身心调:心态和身体的和谐统一。 15. 谢携手客:远离那些共同度过风雨的朋友。 16. 兹山禅诵饶:这座山中有丰富的禅修诵读活动。
点点媳妇的婆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五言诗描绘了道林寺的胜景和诗人自己的观感。首联写道林寺的位置与环境;颔联通过“松覆山殿”、“花藏谿路”展现了寺庙周边的景象;颈联则从寺中人物的活动和环境的光线角度,表现了庙宇内部的氛围;尾联表达诗人希望在此地调整身心,远离世俗纷扰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精练,意境悠远,充满了宗教信仰的气氛。
点点媳妇的婆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鹤林寺》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綦毋潜的作品,创作于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58年)。这个时期正是安史之乱期间,国家动荡,民生疾苦。 綦毋潜在青年时代便才华横溢,受到玄宗皇帝的赏识,一度任校书郎等要职。然而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他却因为战乱和仕途的挫折,选择离开京城,回到家乡隐居。虽然身处逆境,但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也反映在了他的诗歌作品中。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战争的破坏,许多文人失去了官职,流亡四方,他们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间疾苦。而诗人的隐居生活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和体验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因此,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表现隐逸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点点媳妇的婆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