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施氏芍药呈同游者

标题包含
观施氏芍药呈同游者
怪底吹残万点红,余妍都在此花中。 攀枝未许风流尽,振袂还知结习空。 杳杳人谁赠南园,菲菲身恐堕仙宫。 乞将新雨酬佳丽,始信青春不负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文: 怪底吹残万点红,余妍都在此花中。 攀枝未许风流尽,振袂还知结习空。 杳杳人谁赠南园,菲菲身恐堕仙宫。 乞将新雨酬佳丽,始信青春不负公。 译文: 为何花瓣凋零,唯有这花朵仍保留艳丽的色彩? 尽管有人不赞同这种攀援之风,但仙子般的佳人仍在空中舞蹈。 从远方而来的赠予,恰如在这南园里的相聚;她们如花般美好,仿佛来自仙境。 期望这雨能滋养这些美好的生命,如同青春不辜负她们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怪底:诗人以“怪底”起笔,表达了对于花朵凋谢的惊讶与惋惜之情。其中,“怪”表示诧异,“底”意为究竟、原因。 2. 万点红:形容芍药花的繁茂及鲜艳。 3. 余妍:剩下的美好。这里指芍药花在绿叶映衬下的美丽容颜。 4. 攀枝:寓意着赏花之人亲近花儿的过程。 5. 振袂:抖擞衣袖,表示摆脱烦恼、净化心灵。 6. 结习:佛教术语,指的是世人的种种烦恼杂念。 7. 杳杳:形容遥远的地方。 8. 人谁:即有人。这里指诗人在疑问谁在远方赠送了美丽的芍药花。 9. 南园:泛指江南地区园林景致。 10. 菲菲:形容花朵盛开、香气四溢的景象。 11. 仙宫:意指天上仙境。这里比喻芍药的美丽如天上的仙子。 12. 乞将:祈求上天赐予的意思。 13. 新雨:春雨。 14. 佳丽:此处借指芍药花。 15. 青春:年轻美好的时光。 16. 不负公:不辜负美好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观芍药为题,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首联“怪底吹残万点红,余妍都在此花中”表现出诗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芍药这一美的象征,从中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接下来的几联,“攀枝未许风流尽,振袂还知结习空”“杳杳人谁赠南园,菲菲身恐堕仙宫”和“乞将新雨酬佳丽,始信青春不负公”分别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品行修养的执着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人生之美的珍视。整首诗情感丰富,格调高雅,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观施氏芍药呈同游者》是南宋诗人李焘在公元1150年左右所创作。这个时期,李焘正生活在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当时南宋政权建立不久,国家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都城临安,成为了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李焘本人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他曾担任多个官职,与当时的文人名士多有交往。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观施氏芍药呈同游者》这首诗则是他在这段时间里,与朋友一起欣赏芍药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 此外,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人们对文艺、音乐、绘画等方面的鉴赏力较高,这为李焘这类文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