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谭曦晋仲见惠之什晋仲夔人隐居归之城下箪食瓢饮有可乐者
大隐休誇浑俗尘,由来空谷有幽人。只无忧患催垂白,何必功名挂汗青。我已退非金马客,君宜上应少微星。卜邻有意诛茅切,竹杖交头到梦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大隐于市的人们不要过分炫耀自己的平凡和世俗,自古以来,在山谷中就住着许多高尚之人。他们只是因为忧虑和烦恼而头发花白,并不一定追求功名利禄。我已经远离了繁华的世界,而您应该是一个拥有才华和智慧的人。如果我们有意成为邻居,可以一起努力,共同实现这个梦想。
去完善
释义
1. 春和:春天的温暖与和煦。
2. 谭曦:人名,这里指的是宋代学者兼文人谭曦。
3. 晋仲:人名,这里指的是诗人冯时行的友人李晋仲。
4. 见惠:赠送礼物给我。
5. 之什:一系列诗歌中的一首。
6. 夔人:指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的人。
7. 城下:城市的附近。
8. 箪食瓢饮:形容简朴的饮食习惯。
9. 可乐:使人快乐。
10. 大隐:指那些在红尘中隐藏起来的高人。
11. 浑俗尘:完全融入世俗生活。
12. 空谷:空旷的山谷,这里指与世隔绝的地方。
13. 幽人:避世隐居的人。
14. 忧患:忧虑和祸患。
15. 垂白:头发花白,这里指年老。
16. 金马客:金马门是汉代宫门之一,这里代指朝廷官员。
17. 少微星:星名,古代认为它是象征文人的星座。
18. 卜邻:选择邻居。
19. 诛茅:砍伐茅草,这里指建造房屋。
20. 交头:彼此低头相见。
21. 梦屏:梦中的屏风。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共享田园生活的理想情景。首先,“大隐休誇浑俗尘,由来空谷有幽人”表达了作者对远离世俗纷扰的隐居生活充满向往,并赞美那些不为外界纷扰所动的隐逸之人。接下来,“只无忧患催垂白,何必功名挂汗青”表现了作者淡薄名利的境界,认为人们应该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不必过分追求功名。
然后,“我已退非金马客,君宜上应少微星”意味着作者已经辞官回乡,过着恬静的生活,而友人也应当顺应天命,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卜邻有意诛茅切,竹杖交头到梦屏”则描绘出一幅与友人共同营造美好田园生活的图景,彼此结伴而行,共度诗意人生。整首诗充满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和谭曦晋仲见惠之什晋仲夔人隐居归之城下箪食瓢饮有可乐者》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冯时行所作。据考证,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1159年,此时的中国正值金朝入侵南宋之际,民族矛盾激化。诗人在这一特殊时期以诗文咏史抒怀,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冯时行在这一年间,因对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不满,辞官回乡,躬耕自给,过着简朴的生活。这段时间内,他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体会到了民间的艰苦生活,也亲身体验了隐居田园的恬淡与宁静。这使得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国家局势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在这个时期,金朝入侵南宋,导致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冯时行作为一个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抒发着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众的同情。他以“箪食瓢饮”的简朴生活方式为乐,以此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抗金救国的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