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流觞西湖用范左史韵

标题包含
流觞西湖用范左史韵
画航同载若登仙,却笑泥鞯马不前。 要识冷烟催谷雨,须知澹日养花天。 千条翠柳随风舞,一树夭桃照水妍。 须信人生行乐耳,虚名那用世间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珌(1164年-1239年),字怀古,号洺水遗民,洺州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程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共同乘坐的画船如同升仙一般,让人忍不住笑看泥土中的马儿无法前行。要知道寒冷的天气催促着谷雨的到来,需要知道微弱的阳光滋润着花卉的天堂。千条翠柳随风摇曳起舞,一棵桃树在水上倒影显得格外美丽。必须相信人生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那些虚名又何必让世间人知晓呢?
去完善
释义
1. 流觞:古代的一种娱乐活动,将酒杯放在水流上,漂至某人面前停下时,该人便要饮酒赋诗。 2.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3. 范左史:指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左史。 4. 画航:装饰精美的游船。 5. 泥鞯马:泥土制成的马,这里比喻平庸之人。 6.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19日至21日之间,这时天气开始变暖,雨量增加,适合植物生长。 7. 花天:指春暖花开的时节。 8. 翠柳:绿色的柳树。 9. 夭桃:茂盛的桃花。 10. 须信:必须相信。 11. 行乐耳:寻欢作乐的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流觞西湖用范左史韵》是南宋诗人程珌所作,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以及游赏时的愉悦心情。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人生享乐的态度。 首联“画航同载若登仙,却笑泥鞯马不前。”描述了作者乘舟游览西湖的乐趣,如同登上仙境一般。与陆地上的马匹相比,船在水面上行驶显得更加自由、快捷。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水上交通工具的喜爱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颔联“要识冷烟催谷雨,须知澹日养花天。”强调了季节的特点,告诉人们要认识清明时节的细雨和阳光共同滋润万物生长的景象。这一句将自然景观描写得生动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 颈联“千条翠柳随风舞,一树夭桃照水妍。”进一步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翠绿的柳树随风摇曳,桃花在阳光下盛开,倒映在水中更加娇艳。这两句将静态的景物赋予了动态的美感,使人如临其境。 尾联“须信人生行乐耳,虚名那用世间传。”作为全诗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相信人生应该及时行乐,不必过于追求世俗的名声。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反映了作者热爱自然、崇尚洒脱生活的人生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流觞西湖用范左史韵》是南宋著名文人程珌在公元1205年创作的。此时南宋政权已经建立数十年,但政局依然动荡不安,北方中原地区尚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民生疾苦严重。 在这一时期,程珌的人生经历也比较曲折。他早年曾在京城临安为官,后因故被贬谪至地方。在他离开朝廷后,亲眼目睹了民间的苦难,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忧虑。他的这些情感都反映在这首《流觞西湖用范左史韵》之中。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南宋王朝虽然建立了一定的政治制度,但在对外战争中屡屡败北,导致国家局势日益紧张。而与此同时,国内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相对滞后,民众的生活困苦不堪。在这种背景下,程珌创作了这首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