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翠山 其二

标题包含
宿翠山 其二
暖风依日佐山行,几许春随屐齿生。 溪舞绿云苔出没,田翻翠浪麦斜横。 闲中适意荣三事,岁晚无年式耦耕。 一静可能销幻药,剩开胸次着峥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史弥远、贾似道并称为“三贤相”。 郑清之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宋宁宗嘉定元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温暖的春风陪伴着我们登山前行,春天与我们的足迹一起生长。 绿色的溪水跳动如同绿云翻滚,地下的青苔时隐时现。田野里碧绿的麦浪翻涌起伏,倾斜交错。 闲暇时我们欣赏这美景,内心感到舒适愉悦。到了年末岁月交替之时,我们可以开始春耕。 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也许能消除虚幻的苦恼,让我们的心胸充满豪情壮志。
去完善
释义
1. 暖风:指春天的和风。 2. 依日:依靠阳光。 3. 山行:在山上行走。 4. 春随:春天跟随。 5. 屐齿:木鞋底的齿状部分。这里指行走在山林间。 6. 溪舞:形容溪水流动的样子。 7. 绿云:绿色的云朵,这里比喻绿色的苔藓。 8. 出没:出现与消失。 9. 田翻翠浪:翠浪翻滚,指麦田随风摇曳。 10. 适意:惬意,舒服。 11. 荣三事:指种植桑树、养蚕、织布这三件事。 12. 无年:没有收成。 13. 式耦耕:一种农耕方式,两人并耕。 14. 一静:保持内心平静。 15. 销幻药:消除烦恼。 16. 剩开:放开剩余的部分。 17. 峥嵘:本指山势高峻,这里形容人的胸怀开阔。
去完善
赏析
郑清之的这首《宿翠山 其二》描绘了春日山行的景象,通过温暖的春风、绿色的溪水、翻飞的麦浪等元素,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景物以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他的悠闲自得和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还传达了“静”能消除虚妄,使人心境开阔的思想。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哲理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郑清之,南宋名臣,诗人,他的诗作颇具禅意,以描绘自然、抒发情志为主。据传,这首诗《宿翠山 其二》是他隐居翠山时所作。下面是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的描述: 公元1250年前后,郑清之在官场浮沉多年后厌倦了朝堂斗争,选择辞官回乡。他回到浙江老家,翠山就是他的隐居之地。 在这段时间里,郑清之纵情于山水之间,写下了很多描写自然风光和表达自己心境的诗篇。这首《宿翠山 其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翠山风景如画,空气清新,让郑清之得以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 当时正是南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尽管如此,郑清之仍然心系民生,关注国家的命运。他虽然在翠山过着隐逸的生活,但仍以诗歌表达出对世事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