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豆荚
西风摵摵草虫鸣,万荚丛中诧瑞蓂。
煮啖快输儿女吻,燃萁不忍尚堆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风飒飒伴着草丛中的虫鸣,万朵豆荚如同瑞蓂花般盛开。
热腾腾的豆子满足孩子们的口腹之欲,燃烧豆萁产生的烟雾让人感到伤感。
去完善
释义
1. 西风:指的是秋风,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秋风吹来自西面,故称。
2. 摵摵:形容风声。
3. 草虫:一般指生活在草地上的昆虫。这里可以理解为虫子叫声。
4. 万荚丛:指豆类植物的植株。荚是豆科植物的种子外皮。
5. 瑞蓂:瑞应图有曰“赤光若霞,瑞蓂如盖”,这里用来比喻豆子长势茂盛。
6. 煮啖:煮来吃。
7. 快输:很快满足。
8. 儿女吻:指小孩的嘴。
9. 燃萁:烧掉豆子的外壳,古代是用火焚烧豆子的外壳以取得豆子的食用部分。
10. 不忍:不忍心看到豆壳燃烧,暗示对豆子的珍惜之情。
11. 青:这里指豆壳的颜色。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风声、草虫鸣叫以及豆荚的丰茂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恬静美好的向往与热爱。在诗人眼中,瑞蓂般的豆荚充满生机,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富足与喜悦。诗人在用“快输儿女吻”表达儿女欢愉的同时,又用“燃萁不忍尚堆青”表现出对生活的珍惜和敬畏之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使人陶醉于田园风光之中,流连忘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食豆荚》是南宋著名诗人郑清之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郑清之生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当时宋朝已经经历了靖康之耻,国势日衰。郑清之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而闻名。然而,他在官场上的经历并不顺利,曾多次遭贬谪。
在庆元年间,宋宁宗在位,但实际政权掌握在权臣韩侂胄手中。韩侂胄推行崇宁政策,大力打击道学,使得当时的政治气氛异常紧张。郑清之虽然因为文才得到韩侂胄的赏识,但在政治上并无实权。这一时期,他更多地是以文会友,关注民生疾苦,抒发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首《食豆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食豆荚的体验,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豆荚的形状、颜色和口感,使人仿佛置身于田园之中,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穷达分今古”的诗句,表达了无论贫富贵贱,人们都应该珍惜生活的道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