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悼赵忠定

标题包含
悼赵忠定
左手旋干右转坤,群公相扇动流言。 狼胡无地归姬旦,鱼腹终天痛屈原。 一死固知公所欠,孤忠頼有史长存。 九原若遇韩忠献,休说渠家末代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挥动右手摇动乾坤,众官员一同传播谣言。 狼烟四起无法回归周公之地,鱼儿困在腹中永远痛苦屈子之魂。 早已知道生死之事,但是一个人的忠诚之心在历史上却能永存。 如果能在九泉之下遇到韩琦,就别再说他的子孙后代了。
去完善
释义
《悼赵忠定》:赵鼎(1135—1207),字元镇,南宋抗金宰相。此诗为作者哀悼赵鼎之作。 1. 左手旋干右转坤:形容赵鼎曾用尽权力去力挽乾坤,想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 2. 群公:指当时的大臣们。 3. 狼胡:喻指金国。 4. 姬旦:周文王的儿子,西周的开国功臣。这里喻指忠臣良将。 5. 鱼腹终天痛屈原:用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典故来表明自己忠诚无门、冤屈难伸的悲痛心情。 6. 一死固知公所欠:指赵鼎因蒙冤而死。 7. 孤忠頼有史长存:指赵鼎的忠诚事迹会因史书的记载而流传后世。 8. 九原:墓地。 9. 韩忠献:即韩琦,北宋名臣,封为魏国公,谥号“忠献”。 10. 休说渠家末代孙:希望赵鼎在地下遇到韩琦时,不要因为自己是他的后代而觉得羞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敖陶孙悼念已故大臣赵忠定的作品。诗中以古代贤臣的事迹为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赵忠定忠诚报国却遭陷害的悲痛之情。 首联“左手旋干右转坤,群公相扇动流言”,描述了赵忠定在国家政坛上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和他因正直而遭小人诽谤中伤的遭遇。以“左手旋干右转坤”形象地描绘出赵忠定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力,而“群公相扇动流言”则表现了他被谣言攻击的局面。 颔联“狼胡无地归姬旦,鱼腹终天痛屈原”,分别用周武王的大臣周公旦和楚国忠臣屈原的故事来比喻赵忠定的命运。这里以“狼胡”喻指赵忠定的敌人,表示他们无法改变正义最终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鱼腹”暗含屈原自沉汨罗江而死的事实,以此表达作者对赵忠定之死的深切哀痛。 颈联“一死固知公所欠,孤忠頼有史长存”,意指赵忠定虽死,但他的忠诚与冤屈已载入史册。诗人认为,比起失去生命,更为遗憾的应该是赵忠定的清白和忠诚未能得到公正的对待。而幸运的是,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些无私无畏的人。 尾联“九原若遇韩忠献,休说渠家末代孙”,其中“九原”指墓地,“韩忠献”即北宋名臣韩琦。这句诗意在强调,赵忠定与韩琦一样,都是为国为民、尽忠尽职的贤良之士,尽管赵忠定已去世,但他的事迹将永垂不朽,后人不应忘记他们的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悼赵忠定》是南宋诗人敖陶孙为悼念友人赵忠定而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赵汝愚因弹劾韩侂胄失败而被贬谪至湖南,最终病死他乡。诗人对此深感痛惜,故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赵忠定的哀悼之情。 在嘉泰年间,南宋国势日渐衰弱,外患严重。此时金人南侵,蒙古崛起,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而朝中大臣却因为权力斗争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相互倾轧。赵忠定作为一代贤臣,因其正直、忠良的品质遭到权臣的忌恨,最终被排挤陷害,使诗人痛心不已。 诗人敖陶孙在此时期也深受时代的影响,他一生致力于学问,却屡屡受挫,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对赵忠定的遭遇感同身受,以此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切哀悼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普遍面临的社会困境和理想破灭的痛苦心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