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白纻歌 其一

标题包含
白纻歌 其一
白纻舞女杨花轻,玉笙学得悲凤鸣。 烂然繁星上华檠,凉苑夜宴风气清。 美人酒半粧脸明,宝钗绾髻歌欲倾。 良宵人人愿君醉,岂问徧谁得君意,君其欢娱至万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滕岑"的相关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相关信息不足。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轻盈的白纻舞女如同杨花翩翩起舞,美妙的玉笙吹奏出悲伤的凤凰之音。璀璨的星光映照在明亮的灯具上,凉爽的花园里夜晚的气氛清新宜人。美人们脸颊微醺,明亮的灯光下更显娇艳;她们用宝钗扎起发髻,歌声婉转动听。美好的夜晚,每个人都希望你尽情沉醉,至于是否有人懂得你的心意,就随它去吧;愿你在这欢乐的时光中尽享美好,直至永远。
去完善
释义
白纻:指白纻山,位于今江苏宜兴东南的茗岭境内。在古代乐府诗中,“白纻”往往作为舞曲或舞女的代名词。 杨花:指柳絮。这里用以形容女子轻盈飘渺的身姿。 玉笙:古代一种玉石制成的吹管乐器。 悲凤鸣:指演奏出的悲伤乐曲。 烂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繁星:比喻满天的灯火。 华檠:华丽的灯柱。 凉苑:即清凉的园林。 风气清:指周围环境清爽宜人。 妆脸明:脸上的妆容鲜明亮丽。 宝钗绾髻:用珠宝簪子将头发盘成发髻。 歌欲倾:唱歌时声情并茂,仿佛要全身心投入其中。 徧:同“遍”,普遍。 良宵:指美好的夜晚。 欢娱:欢乐、娱乐。 至万岁:表示极度的快乐和满足。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滕岑的《白纻歌 其一》描绘了一幅华丽的夜宴画面。诗的开篇,“白纻舞女杨花轻,玉笙学得悲凤鸣”两句,以轻盈的舞姿和华美的乐器,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接下来的“烂然繁星上华檠,凉苑夜宴风气清”,进一步描述了宴会现场的华丽布置和清爽的气。 在“美人酒半粧脸明,宝钗绾髻歌欲倾”中,诗人通过对美人的描绘,表现出宴会的热闹气氛。最后两句“良宵人人愿君醉,岂问徧谁得君意,君其欢娱至万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爱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华丽富丽的描绘,又有真挚的情感表达,堪称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纻歌 其一》是明代诗人滕岑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晚期,大约公元1600年左右。在那时,滕岑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失败。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诗歌创作。 在那个时代,明朝已经进入了晚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滕岑通过对白纻舞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白纻舞是一种古老的舞蹈,起源于战国时期,后来在唐朝时期兴盛起来。这种舞蹈以其优美的舞姿和华美的服饰而闻名,象征着繁荣和昌盛。 在《白纻歌 其一》中,滕岑通过对白纻舞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在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个人生活和时代背景下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