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德友求薝卜花栽戏作小诗代简

标题包含
德友求薝卜花栽戏作小诗代简
问讯云萝小隠家,剡藤醉墨半欹斜。 酒余落笔已殊绝,发兴不须薝卜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教云雾间的小隐之家,用剡县产的藤制成毛笔书写,字迹有时歪斜。饮过酒后提笔挥毫已分外出色,激发灵感并不需要栀子花。
去完善
释义
1. 云萝:指云雾缭绕的山林,此处借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2. 小隐:指隐居山林,与“大隐”相对,出自《南史·陶弘景传》:“太保令沉湎文史,不得为隐,小隐则为近仕而隐身,大隐则为身隐而兼处也。” 这里形容对方隐居于世的态度。 3. 剡藤:一种藤类植物,古代常用其制作纸,以供书写。这里用作动词,表示用剡藤制作的纸写字。 4. 醉墨:饮酒后的书法,多指酒后信手涂抹的佳作。 5. 欹斜:倾斜,这里指纸张因倾斜而露出半边空白,暗示诗人欲言又止的心情。 6. 殊绝:卓越出众,这里形容作品超群。 7. 发兴:激发兴致,表达意愿。 8. 薝卜花:一种花卉,花色洁白如雪,香气浓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苏庠所写的一首咏物诗,主题为描绘友人对薝卜花的喜爱。首句“问讯云萝小隐家”中,“云萝”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山间景色,而“小隐家”则是形容隐居山林的友人居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了解友人的生活环境和心态的愿望。次句“剡藤醉墨半欹斜”,诗人借用了书法中的“剡藤”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友人挥洒自如的墨迹。接下来的两句“酒余落笔已殊绝,发兴不须薝卜花”,说明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这位友人饮酒之后挥毫泼墨,画作已经呈现出卓越的技艺;而且他并不需要借助薝卜花这样的植物来激发灵感。整首诗通过描述友人的生活和艺术才华,展现了诗人对其的尊重和欣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苏轼的门生、诗人苏庠,因为朝政腐化,他对时政感到失望和痛心。于是辞官回到老家丹阳,致力于诗歌创作和教育。这一时期的苏庠创作了许多描绘田园生活、抒发愁绪的诗歌作品。 公元1129年,此时的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战乱频繁。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苏庠收到了一位名叫德友的朋友的来信,信中请求他赠送一些薝卜花栽。薝卜花是佛教中的重要供花之一,象征着圣洁无暇的品质。收到信后,苏庠感到德友的高尚品质及对花的挚爱之情,于是写下这首名为《德友求薝卜花栽戏作小诗代简》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苏庠将花草比喻为高尚的君子,以花喻人,表达了德友的品格犹如薝卜花一样高洁无瑕。同时,他也流露出自己在乱世中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庠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出他在那个动荡年代中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