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宴煞
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蟋蟀声起,万物安宁;雄鸡报晓,万事不停。争名夺利,何时了结?密密麻麻蚂蚁列队,混乱中蜜蜂采蜜,拥挤时苍蝇争食。裴度的绿野堂,陶渊明的白莲社。热爱秋天的景色:采摘沾露的菊花,品尝带霜的紫蟹,炖煮红枫美酒。人生短暂如酒杯,能有多少登高之时?请告诉我家中的童子:就是北海寻我,也只是告诉我醉倒在东篱下。

去完善
释义
《离亭宴煞》注释如下:
1. 蛩吟:指蟋蟀的叫声。
2. 宁贴:平静安宁。
3. 争名利:争夺名誉和利益。
4. 何年:哪一年。
5. 彻:结束,终结。
6. 密匝匝:形容密集的样子。
7. 蚁排兵:蚂蚁排队搬食物,比喻忙碌的状态。
8. 乱纷纷:形容杂乱无章的样子。
9. 蜂酿蜜:蜜蜂采蜜制作蜂蜜,比喻辛勤劳作。
10. 闹攘攘:形容喧闹纷扰的场景。
11. 蝇争血:苍蝇争抢血腥的食物,比喻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的行为。
12. 裴公绿野堂:指唐朝宰相裴度的别墅绿野堂,这里用来形容闲适的生活。
13. 陶令白莲社:指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居所白莲社,这里用来形容隐逸的生活环境。
14. 和露摘黄花:指秋天采摘带着露水的菊花。
15. 带霜烹紫蟹:指冬天烹饪带着霜的紫色螃蟹。
16. 煮酒烧红叶:指秋天煮酒时燃烧红叶作燃料。
17. 人生有限杯:感叹人生的短暂。
18. 几个登高节:指能享受到重阳节这样的传统节日的机会不多。
19. 嘱咐俺顽童记者:让我告诉顽童要记住这些美好的时刻。
20. 北海探吾来:指有人从北海来看望我。
21. 道东篱醉了也:告诉他我在东篱下已经喝得大醉。

去完善
赏析
《离亭宴煞》这首词以诗人的观察为主线,描绘了蚂蚁、蜜蜂、苍蝇等昆虫在秋季忙碌的景象。这种景象与人类争夺名利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世界的厌倦。同时,词中提到了“裴公绿野堂”和“陶令白莲社”两个典故,分别代表了隐逸生活和高雅情操。最后,诗人以祝愿秋天的美好为结尾,希望人们能放下名利,享受大自然的美妙。整首词意境优美,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离亭宴煞》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创作于元朝时期,大约在公元1271年至1368年之间。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蒙古帝国统治下的元王朝。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政治腐朽,人民疾苦。
马致远作为当时的文人,对时代深感痛惜,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遭遇有着深刻的反思。他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考取功名,这使得他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因此,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往往能感受到一种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离亭宴煞》这首诗中,马致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送别时人们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人生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时代背景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如贫富差距、官场腐败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马致远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