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槎阁寓感
俯仰乾坤为一嗟,西风原上夕阳斜。
石麟已换延陵冢,银汉今无博望槎。
前古英雄俱寂寞,黄昏灯火自諠哗。
不惟人事年年改,近日灵洲水没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抬头仰望天地间,感叹岁月匆匆,西风在原野上吹拂,夕阳渐渐落下。
石麟已变成延陵的坟墓,银河中如今再没有博望槎。
过去的英雄都已落寞,只剩下昏黄的灯火独自喧闹。
不只是人事在年年变化,最近连灵山洲岛的水都淹没了沙滩。
去完善
释义
1. 乾坤:比喻天地之间,即整个世界。
2. 西风:指秋风。
3. 原上:平原之上。
4. 石麟:墓碑上的石刻,此处指延陵冢的墓碑。
5. 延陵:地名,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南部的延陵镇。
6. 银汉:银河,此处以银河代指星际航行的船只。
7. 博望槎:张骞乘坐的木筏,这里指星际探险者。
8. 前古英雄:古代的英勇人物,此处泛指历史上的伟人。
9. 黄昏:日落时分,傍晚。
10. 灯火:灯光火光。
11. 喧哗:热闹喧嚣。
12. 灵洲:地名,位于中国广东省。
13. 水没沙:指江水上涨淹没沙洲。
去完善
赏析
《留槎阁寓感》是元末明初诗人真山民(名不详)的一首抒怀诗。全诗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天地间广阔无垠的景象,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首联“俯仰乾坤为一嗟,西风原上夕阳斜”,以俯视和仰望的姿态,展现了天地间无尽的乾坤,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颔联“石麟已换延陵冢,银汉今无博望槎”,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时光飞逝的无奈。颈联“前古英雄俱寂寞,黄昏灯火自諠哗”,揭示了英雄豪杰最终难逃孤独的命运,而黄昏时分的人间烟火却依旧喧嚣。尾联“不惟人事年年改,近日灵洲水没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迁与人类社会的忧虑,同时也传达出人生的无常。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出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哲学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留槎阁寓感》这首古诗是元代诗人真山民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元朝末年,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作者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通过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真山民,生活在元朝末年的江南地区。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这个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较为繁荣,然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真山民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文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
在《留槎阁寓感》这首诗中,真山民以留槎阁为切入点,表达了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对生活的感慨。留槎阁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象征着对远方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然而,在这个时代的现实中,人们却只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不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