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隐室

标题包含
题隐室
闽浙相望两道场,上人曾炷室中香。 直须了却旧公案,莫向空山便隐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裘万顷(1079年-1148年),字元量,号竹洲,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南宋初期“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裘万顷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在地方任职,担任过江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福建与浙江遥相对望的两座寺庙,僧人们曾在禅房内燃起香烟。 只要处理完原来的公案,就不要在山里隐居躲避世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隐室:诗的题目,题目表明了诗的内容主要是对隐室的描绘和感慨。 2. 闽浙:福建和浙江的并称。在古代这两个地区都是佛教发展较为兴盛的地方。 3. 相望:相互对望。在这里指福建和浙江两地地理位置相近。 4. 两道场:两个佛教活动场所。这里指的是福建和浙江的两个寺院。 5. 上人:佛教用语,用来尊称德行较高的僧人。 6. 炷室中香:在室内点燃香火。炷,烧香的动作。 7. 直须:必须。 8. 了却:解决,完成。 9. 旧公案:过去的争端或问题。这里指的是作者希望僧人们能够把过去的纷争和问题解决好,而不是选择逃避到深山老林中去。 10. 空山:空旷的山野。这里比喻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题隐室》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一首抒怀之作。诗以闽浙两地之间的寺庙为引子,叙述了修行者在佛堂中虔诚诵经的场景。接下来,诗人通过劝诫的语气鼓励人们去完成使命,不应躲进深山逃避现实。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人生责任的担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隐室》是南宋诗人裘万顷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4年至1189年之间,这是裘万顷在南渡后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裘万顷因战乱而流离失所,从江西逃到福建等地,最终在福建建阳定居下来。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困苦,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以诗歌为寄托,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政权已经稳定,但北方的沦陷使得许多文人失去了家园,被迫南渡。裘万顷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南渡后经历了人生的沧桑巨变,体验了战乱带来的痛苦。然而,他并没有被困难击倒,反而在逆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选择了隐居生活。 《题隐室》这首诗正是裘万顷在这一时期的内心写照。他以隐室为题,表达了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争的厌倦。诗句中透露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体现了诗人在这动荡年代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意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