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安乐窝示元德弟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安乐窝示元德弟二首 其二
清泉出石窦,白云卧山窝。 淋淫乍开霁,原野欢声多。 吾庐近西峰,其下林婆娑。 解衣坐磐石,持竿钓清波。 主人忘机心,鸥鸟亦无他。 东鲁与南郭,泰山等峩峩。 周子何人哉,自许不啻过。 一朝离草堂,山英遂横戈。 折辕不得还,如此俗驾何。 仰视前修翁,铅刀比太阿。 予弟山林人,心平气自和。 懽然乐箪瓢,笑彼荤膻罗。 好书不厌观,佳句时一哦。 烦赓紫芝曲,为我醉时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裘万顷(1079年-1148年),字元量,号竹洲,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南宋初期“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裘万顷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在地方任职,担任过江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清澈的泉水从石头缝中流出,白云慵懒地躺在山间窝里。雨后初晴,原野间洋溢着欢快的笑声。我的住处靠近西边的山峰,山下树林婆娑。我解开衣服坐在平坦的石头上,手持鱼竿垂钓清澈的池水。主人忘记了尘世的烦恼,连海鸥也变得悠然自得。这里既有东鲁的美景,又有南郭的风情,泰山壮丽无比。周子是个怎样的人啊,自认为自己有过人的才华。一旦离开简陋的草屋,山间的英雄便纷纷拿起武器。折断车辕无法回家,这样的世俗生活多么无奈。仰望先贤们,我手中的钝刀仿佛成了宝剑。我的弟弟是山林中人,心如止水,气质平和。他乐于粗茶淡饭的生活,嘲笑那些追求腥膻的美味。他热爱阅读,对于好的诗句常常吟咏。请帮我重复《紫芝曲》的歌词,让我在沉醉的时候歌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安乐窝:宋末元初诗人、文学家黄元德别号。这里可能是指黄元德的住所或者别墅。 2. 元德弟:即黄元德之弟。 3. 石窦:石头上的洞穴或裂缝。这里可能指山泉从岩石缝隙中流出的景象。 4. 淋淫:形容雨声。 5. 开霁:云消雾散、天气晴朗。 6. 林婆娑:形容树木随风摇曳的样子。 7. 解衣:脱去上衣,意为休闲自在。 8. 磐石:大石。 9. 东鲁:指山东一带地区。 10. 南郭:指河南一带地区。 11. 泰山:位于山东中部地区,是中国五岳之一。 12. 峨峨: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 13. 周子:指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周敦颐。 14. 自许:自己认为。 15. 不啻:不止,超过。 16. 草堂:简陋的居所。 17. 山英:指隐居山野的人。 18. 横戈:手持武器准备战斗。 19. 折辕:折断车辕,比喻无法回乡。 20. 俗驾:普通的交通工具,这里是借指世俗的名利。 21. 仰视:向上看。 22. 前修翁:指黄元德。 23. 铅刀:用铅制成的刀子,钝而无锋。 24. 太阿:古剑名,相传为欧冶子所铸,此剑削铁如泥。 25. 心平气自和:形容心境平和、自然和谐。 26. 懽然:欢愉的样子。 27. 箪瓢:指简朴的餐食。 28. 荤膻:肉类食物。 29. 好书:喜欢阅读书籍。 30. 佳句:优美的诗句。 31. 哦:吟咏。 32. 赓:继续;接着。 33. 紫芝曲:赞美隐士生活的曲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乡村生活中的惬意时光,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 开头四句以自然景象开篇,通过清澈的泉水和漂浮的白云,营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氛围。同时,“欢声”一词传达了原野上人们的生活欢乐。 接下来的六句中,诗人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居住环境以及在此处的生活状态。与西峰相邻的住宅、婆娑的树林、垂钓的时光,无不彰显着诗人的恬淡心境。 紧接着的六句,诗人以南郭和泰山的形象来形容自己居住的安乐窝,并借周子的事迹表明自己的隐逸之志。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眼光的超脱。 最后八句,诗人转向对其弟元的赞扬。这位弟弟生活淡泊,心态平和,热爱生活,热爱书籍。这不仅进一步展示了诗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也表达了他对弟弟的喜爱和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安乐窝示元德弟二首 其二》是南宋著名诗人裘万顷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裘万顷以诗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民生问题,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他作为文人士大夫的责任和担当。 在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民生疾苦严重。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多以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和社会民生的关切。裘万顷也不例外,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这首《安乐窝示元德弟二首 其二》便是裘万顷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在面对国家危机和社会矛盾时的忧国忧民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