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一首
忆昔三十气拂云,钺神纛鬼泣祃文。
欲提河洛数千里,重收图版归明君。
只今万事付孤愤,坐看江西竹生粉。
苎丝成疋剪钓衣,一櫂贺湖烟水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忆当年三十英气直冲云霄,精神振奋,令妖邪战栗不已。
想要收复失地几千里之遥,重新绘制版图归于贤明的君主。
如今万事只能依靠一己之力,默看江西竹林滋生苦难。
织造布匹裁剪出垂钓的衣裳,乘船荡漾在美丽的湖泊烟波之中,渐行渐远。
去完善
释义
1. 忆昔:诗人回忆过去的事情。
2. 三十气:指三十个州郡。
3. 拂云:形容志向高远。
4. 钺:古代的一种兵器。
5. 神纛:指神的旗帜。
6. 泣:流泪。
7. 祃文:指古代军队出征时的祈祷文。
8. 河洛:指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地区。
9. 图版:指地图。
10. 明君:指贤明的君主。
11. 只今:如今。
12. 万事:所有的事情。
13. 孤愤:独自感到愤懑。
14. 江西:长江下游南岸的地区。
15. 竹生粉:指竹子开花的现象,表示环境恶劣。
16. 苎丝:指一种植物纤维。
17. 成疋:制成布匹。
18. 剪钓衣:裁剪钓鱼时穿的衣服。
19. 一櫂:一艘船。
20. 贺湖: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一个湖泊。
21. 烟水:烟雾弥漫的水面。
去完善
赏析
赵汝绩的这首《忆昔一首》描绘了作者对于自己曾经壮志凌云、英勇抗击敌人时的回忆和如今无所作为的无奈之情。开篇两句通过“气拂云”与“钺神纛鬼泣”的形象描绘,展现出作者的英勇形象。接下来四句分别讲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最后实现宏图霸业的希望。而诗的后半部分则笔锋一转,表达了作者在现实面前的无能为力,只能看着江西的竹子开花(象征着衰败和死亡的征兆),无所作为。最后两句则以隐居江湖、寄情山水的画面收尾,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昔一首》是明代诗人赵汝绩的一首描绘昔日美好时光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中期,正值嘉靖年间(1522-1566年)。
在明朝中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这个时期,赵汝绩曾担任浙江布政使司左参议一职,负责管理财政和行政事务。然而,赵汝绩在与上级官员的相处中并不顺利,他曾因直言不讳而遭到排挤。在政治斗争中,赵汝绩逐渐认识到官场黑暗,对现实感到失望。因此,他开始怀念过去无忧无虑的时光,创作了这首《忆昔一首》。
诗中,赵汝绩通过对往昔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在诗中写到:“故旧凋零似水流”,表达了朋友和亲人逐渐离散的无奈;“童稚欢颜今在否?”则是对童年欢乐时光的深切怀念。这些诗句反映了赵汝绩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和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