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汛扫官厅顿菊栽,老兵怕碍客车来。
费人早晚勤浇灌,何似篱边自在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对官厅的打扫并重新种植菊花,让原有士兵害怕阻碍客车的往来。但是,人们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成本去每天早晚地浇水灌溉,这样的付出与其在篱笆边随意盛开相比又显得过于辛苦。
去完善
释义
《菊花》是南宋诗人赵汝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汛扫官厅:汛扫,打扫。官厅,官员办公的地方。
2. 顿菊栽:顿,放置;菊栽,菊花苗。
3. 老兵怕碍客车来:老兵,作者自喻;怕碍,担心妨碍。客车,动词,指让客人和车辆通过。
4. 费人:耗费人力。
5. 早晚:这里指一天到晚。
6. 勤浇灌:经常浇水养护。
7. 何似:不如。
8. 篱边:篱笆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菊花》,作者为南宋诗人赵汝绩。诗歌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菊花在普通人家中的生长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纯朴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官厅中扫除尘埃,栽培菊花,展现出他热爱自然的情怀。然而,由于官兵经常出入,令他担心菊花会被踩踏,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尽管如此,菊花依然能够茁壮成长,这寓意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总会破土而出,只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和呵护。尾句通过对比官厅和篱边的环境,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束缚的不满。整体来看,此诗通俗易懂,意境优美,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和纯朴自然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菊花》是明代诗人赵汝绩的一首描绘菊花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具体时间无法确定。在明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诗歌创作,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
在赵汝绩的一生中,他曾任过知县、御史等官职,但后期因故被贬,闲居在家。这段时间里,他寄情于山水田园,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菊花》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菊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明朝时期,菊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以菊花为主题进行创作,表达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和生活的热爱。赵汝绩的《菊花》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通过描绘菊花的形象,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