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九

标题包含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九
人心易溺谁能拯,世道如澜孰与回。 頼有圣贤遗训在,好怀每为古书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们的心灵容易沉溺,谁能拯救?世界道德败坏,谁能挽回?幸亏还有古代的圣人和贤者的教诲存在,让我时常为古籍而开心。
去完善
释义
【注解】 1. 人心易溺谁能拯:溺,沉溺。拯,拯救。这句意思是人们容易被不良风气诱惑而堕落,谁能将他们挽救出来呢? 2. 世道如澜孰与回:澜,波浪。回,挽回。这句意思是社会的风气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谁有能力将其挽回呢? 3. 頼有圣贤遗训在:頼,依赖。遗训,先贤留下的教诲。这句意思是还好有历代圣贤留下的教诲可以依靠。 4. 好怀每为古书开:好怀,胸怀宽广。古书,古代经典著作。这句意思是心胸宽广的人常常通过阅读古代经典来开阔眼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人生哲理为主题,通过对比人心的复杂多变与世道的跌宕起伏,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的敬仰之情。诗中提到“人心易溺谁能拯,世道如澜孰与回”,暗含了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无力感,人们往往难以把握自己内心的平衡,也难以抵抗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诱惑。但紧接着“赖有圣贤遗训在,好怀每为古书开”,则表明诗人坚信古代先贤的智慧能够给现代的人们带来指引和力量,只要打开古籍,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方向。这首诗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洞察,又展示了其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使人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同时也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在浮躁的现代世界中保持内心宁静和人生方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九》是南宋诗人徐经孙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9年左右,即南宋理宗宝祐年间。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正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危机,北方金朝逐渐衰落,但新兴的蒙古帝国却日益强大,对南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样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徐经孙的人生也经历了诸多波折。他曾历任太学博士、国子祭酒等官职,但因为直言敢谏,多次遭到贬谪。在《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九》这首诗中,徐经孙表达了对于官场浮沉的感慨,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这一时期的南宋文坛,出现了许多关注社会现实的诗人,他们纷纷通过诗歌表达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徐经孙正是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以关心民生疾苦、批判时政腐败为主要内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