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春三月二日陪行之秘监游柏谷寺
宝界嵚岑路入云,闰余三月属芳辰。
烟林未动阴森地,山杏寒开寂寞春。
潞子岭头销白日,神农祠畔柅朱轮。
乘闲自是逍遥事,谁羡襄阳倒载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美丽的世界里,我们走进云朵般的路径,此刻正好是阳春三月。
烟雾弥漫的树林下,阴暗的地方还没有动静,寒冷的山杏在春天里独自开放。
阳光照在潞子岭上,神农祠旁停着红色的马车。
闲暇时享受这份宁静和自由,有谁还在羡慕襄阳繁华的生活呢?
去完善
释义
1. 宝界:佛教指佛所居之地,此处借指寺庙所在之处。
2. 嵚岑:形容高峻的样子。
3. 闰余三月:指农历三年一闰中的第三年,即第四年的正月。这里指代春天的三月份。
4. 属:属于。
5. 芳辰:美好的时光,通常用于指春天。
6. 烟林:烟雾笼罩的树林。
7. 潞子岭头:历史上地名,位于中国河南省。
8. 销白日:太阳逐渐落下的景象。
9. 神农祠:古代祭祀神农的地方。
10. 柅朱轮:停止马车。
11. 倒载人:形容车马众多,热闹非凡的场景。
去完善
赏析
《闰春三月二日陪行之秘监游柏谷寺》是一首描绘春日郊游的古风诗。诗人在宝界崎岖的小径上进入了云雾缭绕的地方,三月初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看到了没有起烟的树林和寒冷的春天里孤独开放的山杏,这种景象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在潞子岭和神农祠附近,太阳渐渐落下,红色的车轮逐渐停止转动。诗人认为趁闲暇时间出去游玩是最好的事情,没必要去羡慕那些乘车出游的人。这首诗通过描绘各种风景,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对春天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闰春三月二日陪行之秘监游柏谷寺》是北宋诗人吴中复的作品。此诗创作于公元1076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在这一年里,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王安石变法仍在进行中,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
吴中复生于书香门第,早年科举及第,仕宦生涯颇为顺利。然而在此时期,他因家庭原因远离朝廷,调往地方任职。这首诗反映了他在闲暇时陪同友人游览古迹的情景,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