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修实录
明圣当阳四十春,十年供奉感孤臣。
云龙幄幙天容迩,河汉篇章帝墨新。
正始遗音危绝缕,贞元旧曲恸沾巾。
焚膏痛记乌号旦,目断稽山欲叫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明媚的春天里,我度过了四十年,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为朝廷效力,深感孤独。
仿佛云中翻滚的龙在天空中翱翔,如同河流中的星星一样璀璨夺目。
那美好的音乐犹如正始年间的一丝残响,而贞元年间的歌声则让人痛心不已。
我铭记着焚烧油脂的艰苦岁月,每当想起这些往事,我都心痛不已,我的目光穿越了远方的稽山,向天空发出悲痛的呼声。
去完善
释义
1. "明圣":指贤明的君主。
2. "当阳":这里是阳光照耀的意思。
3. "四十春":指在位四十年。
4. "供奉":官职名,负责皇帝的起居、饮食等事务。
5. "孤臣":指独自一人的臣子,这里表达作者孤单的心境。
6. "云龙":龙在云中飞舞的图案,象征皇帝的地位。
7. "幄幙":帐篷,这里代指皇帝临朝的地方。
8. "天容迩":天上的容颜近在咫尺,比喻皇帝近在眼前。
9. "河汉":银河,这里代指皇上的诗章。
10. "帝墨新":皇帝的笔墨新鲜,意为皇上最近有新作。
11. "正始遗音":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风格。
12. "危绝缕":形容这种风格的诗歌如丝线般微弱。
13. "贞元旧曲":唐德宗李适年号,这里的“旧曲”指唐代音乐。
14. "恸沾巾":悲伤地流泪。
15. "焚膏":燃烧膏油,喻指勤奋努力。
16. "乌号旦":古代计时方法,天刚亮时。
17. "目断":望眼欲穿。
18. "稽山":古地名,位于浙江绍兴。
19. "叫旻":仰天长啸。
去完善
赏析
《病中修实录》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痛中的心境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马廷鸾以四十年的春秋为主线,借用了“明圣当阳”和“十年供奉”的意象来展现自己的忠诚与担当。同时,他用“云龙幄幙”、“河汉篇章”等词展现了皇帝的气度与威严,表达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在诗歌的中部,诗人用“正始遗音”、“贞元旧曲”等来隐喻自己正面临生死边缘的痛苦,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他用“危绝缕”、“恸沾巾”等词汇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敬畏。
在诗歌的尾联,诗人以“焚膏痛记乌号旦”来形容自己在病痛中的坚持与忍耐,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他以“目断稽山欲叫旻”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病中修实录》这首诗通过对疾病、生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坚定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道德品质,以及他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中修实录》是南宋末年著名文人、政治活动家马廷鸾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9年,即宋理宗景定年间,当时马廷鸾因病辞官回乡休养。
在马廷鸾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外患严重,金国、蒙古等国家不断侵扰边境。然而,朝廷却沉迷于权谋争斗,无视民间疾苦。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士大夫,马廷鸾对时政忧心忡忡,曾多次上疏献策,但都未被采纳。因此,他选择在病中辞去官职,回到家乡调养身体,同时继续关注国家局势。
在休养期间,马廷鸾以诗歌表达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家乡的眷恋。这首《病中修实录》就是他在病榻上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佳作。通过描绘自己在病中的心境和所见所闻,诗人表达了对家园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也传达出自己虽身处困境,仍坚守信念,努力修养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