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园月夜竹影满堂

标题包含
西园月夜竹影满堂
良夜天彻幕,林间月如筛。 解与竹传神,月娥真画师。 东坡元不死,鹤驾相追随。 习气未扫除,戏笔聊一麾。 调和水墨匀,幻出虬龙枝。 图成不挂壁,掷地容俯窥。 欲进复小却,尚虑鞋底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翌(1097年-1167年),字新仲,号灊山居士,南宋诗人。他是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 朱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朱松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曾任秘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美好的夜晚,天空清澈,月光透过树叶洒落下来。就像嫦娥用画笔为竹子赋予生命,月亮是她挥洒自如的画师。苏东坡的精神依然存在,仙鹤驾车相伴。我还没有完全去除自己过去的习惯,只是随便涂鸦。调和水墨的浓淡,画出蜿蜒曲折的枝条。画完成后不想挂在墙上,放在地上任人欣赏。想进一步描绘又犹豫不决,担心自己的技艺还不够纯熟。
去完善
释义
1. 良夜:指美好的夜晚。 2. 天彻幕:形容夜空如帷幕一般。 3. 解与:了解并能够。 4. 竹传神:指月光透过竹林映照出的美好景象。 5. 月娥:此处指月亮。 6. 东坡:指苏轼,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因贬谪黄州时作有《赤壁赋》等名篇,故称“东坡”。 7. 元:表示肯定。 8. 不死:指精神永存。 9. 鹤驾:比喻高洁的品行。 10. 习气:指个人的习惯或气质。 11. 扫除:指消除。 12. 戏笔:随意涂抹笔墨。 13. 一麾:挥手示意。 14. 调和水墨匀:指水墨画中的调色技巧。 15. 幻出:创造出虚幻的景象。 16. 虬龙枝:形容弯曲的枝条。 17. 图成:画作完成。 18. 掷地:落地。 19. 容:可以。 20. 俯窥:低头观看。 21. 小却:稍微退却。 22. 尚虑:还在担忧。 23. 鞋底泥:喻指尘俗之事。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竹林月夜的诗歌,诗人在月夜中与竹对话,将月光比作画家手中的画笔,使竹子形象生动起来。同时诗人还提到了苏轼和鹤驾,表达了对文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艺术审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园月夜竹影满堂》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描绘了西园月夜下竹子影子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朱翌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朝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朱翌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也是当时文人墨客普遍具有的一种情感。 其次,我们要关注诗人在这段时期内的人生际遇。朱翌一生沉浮官场,曾担任过临安府通判、尚书右仆射等职位。然而,他并未因官职而忘本,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最后,我们还要了解这段时期的社会背景。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这种环境下,文人墨客们更加注重对个人品质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朱翌的这首《西园月夜竹影满堂》正是这种社会风气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