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书座右屏一首
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
退作陶渊明,进学何易于。
便愿列循吏,宁甘为鄙夫。
祸福置不问,吾民其少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个人的罪行不应有,公众的过失不能没有。
退一步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田园,进一步要学习何易于的精神担当。
甘愿位列良吏,也愿意做朴实之人。
不管祸与福,只求我的百姓能过上稍微安宁的日子。
去完善
释义
1. 私罪:指私人或个人犯的罪过。
2. 公罪:指因公事或公务犯的罪过。
3. 陶渊明:东晋诗人,曾做过彭泽令,后因不愿迎合上司而辞官归隐,成为田园诗的开创者。
4. 何易于:唐朝官员,曾任刺史,因关心民生被民众赞颂。
5. 列循吏:成为清廉奉公的官员。循吏,清廉奉公的官员。
6. 鄙夫:缺乏道德修养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阮在官场受挫时创作的,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首联“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表达了他对国家忠诚、严于律己的道德观念,认为官员不应有私人罪行,但要有担当的精神,勇于承担因公犯下的错误。颔联“退作陶渊明,进学何易于”则以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和何易于的为官清廉为榜样,表达出无论进退,都应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节操。颈联“便愿列循吏,宁甘为鄙夫”则进一步表示,他愿意成为一名勤政爱民的好官,即使受到污名也在所不惜。尾联“祸福置不问,吾民其少苏”则表示,只要能让百姓得到安宁和幸福,个人的祸福荣辱可以置之度外。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官场失意时仍能坚定信念、舍己为人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昌书座右屏一首》是南宋诗人王阮所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后期,大约公元1250年左右。
在这个时期,王阮因曾任新昌县令,对新昌县的历史文化有较深的了解。他观察到新昌县的著名文人陈之茂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至远方,有感而发地创作了这首诗。在诗中,王阮通过描绘古代名士黄承儿的志节,表达了对陈之茂的同情和支持。
在南宋时期,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因为不满现实而被贬谪或隐逸山林。王阮在这个时期也饱受政治迫害,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这首《新昌书座右屏一首》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