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殷红鄙桃艳,淡白笑梨花。 落处飘微霰,繁时叠碎霞。 苑宜开帝里,坛称在儒家。 丽日明珠箔,清香袭绛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鲜艳的红花衬托着桃花的美丽,淡雅的白花让人想起梨花般笑靥。花瓣飘落时如细小的雪霰,繁茂时仿佛堆叠的破碎彩霞。园林中盛开的花朵适合在皇家宫殿里绽放,而讲坛上花朵盛放则在儒家的讲学之中。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花朵犹如明亮的珍珠,微风拂过,带起阵阵清新的香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杏:一种果实兼用树木,果肉可食用或加工为果脯,仁供药用;春天开花,有红、白等颜色。 2. 殷红:形容色彩浓烈鲜艳。 3. 鄙桃:对桃花的轻视。 4. 淡白:浅白色。 5. 笑梨花:嘲笑梨花。 6. 落处:杏花落下的地方。 7. 微霰:轻微的雪粒。 8. 繁时:杏花盛开的时期。 9. 叠碎霞:杏花重叠如同破碎的彩霞。 10. 苑宜:适宜在庭院中种植。 11. 帝里:帝王居住的地方,指京城。 12. 坛称:指杏坛,相传孔子在此地讲学。 13. 儒家:中国古代的一个学术流派,主张礼教、仁义道德。 14. 丽日:阳光灿烂的日子。 15. 明珠箔:镶嵌着珍珠的帘幕。 16. 绛纱:红色的纱帐。
去完善
赏析
《杏》孙何 杏子独特,迥异桃李梨。 艳红傲桃花,素白欺梨花。 凋零似微霰,繁茂如碎霞。 皇家花园宜种植,儒士书坛共仰观。 丽日照耀犹如明珠箔,清香袭来直逼绛纱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杏》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孙何在科考落榜之后所创作的。当时正值北宋中期,科举考试竞争激烈,文人墨客为了寻求功名,纷纷参加科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才子都能够高中状元,许多人会像孙何一样遭遇科考失败的命运。 孙何才华横溢,但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受挫。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多舛。在创作这首《杏》时,他或许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辉煌时光,以及如今的落寞境遇。他用杏花来象征自己的才情,同时也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流逝。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北宋时期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在当时,许多文人为了追求名利,不择手段地谋求升迁,这使得科举制度逐渐变得腐朽。而孙何在这首诗中,则表现出了对这种现状的不满和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