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亡国
买桑喂蚕丝不多,凿洼种藕莲几何?广陵夜月璚花宴,结绮春风玉树歌。君不见黑头江令承恩早,白发萧娘情未了。狎语淫人梦不醒,宫城绿遍王孙草。昏昏黄雾塞宫门,白练寒生玉颈痕。锦绣江山春似画,几伤风雨吊迷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购买的桑叶喂蚕织出的丝并不多,挖出的洼地种植的莲藕能收获多少呢?扬州的夜晚月光下举办琼花宴,编织的绮丽图案在春风中飘摇如同玉树般美妙。你没有看到吗?黑发江令承受恩典较早,白发萧娘的情意还未完全了结。调戏的话语让人沉迷梦中不愿醒来,宫殿外的绿草长到一半。昏暗的黄雾弥漫在宫门前,白练上留下的寒意映出玉颈的痕迹。锦绣般的江山春天如画,却几次因风雨而使人们悼念着迷幻的魂灵。
去完善
释义
1. 买桑喂蚕丝不多:借指当年隋炀帝劝课农桑之实,实则加重赋税,民众苦不堪言。
2. 凿洼种藕莲几何:描述隋炀帝开挖运河,修大堤的事实,寓意他只求表面华丽而不管实际民生。
3. 广陵夜月琼花宴:暗指隋炀帝的荒淫无度。
4. 结绮春风玉树歌:形容隋朝的奢华生活。
5. 黑头江令承恩早,白发萧娘情未了:意思是隋炀帝在位时一直重用贤臣,但对女子的宠爱始终不减。
6. 狎语淫人梦不醒:意指隋炀帝在歌舞酒色中沉迷不悟。
7. 宫城绿遍王孙草:王孙草,一种生长繁茂的植物,这里用来比喻隋朝繁荣的景象。
8. 昏昏黄雾塞宫门:暗示隋朝末年战乱纷起,政治腐败。
9. 白练寒生玉颈痕:形容隋炀帝被缢死时的惨状。
10. 锦绣江山春似画,几伤风雨吊迷魂:这是作者对隋朝灭亡的感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亡国之痛的古词,诗人在此以细腻的情感和尖锐的笔锋深刻地揭示了历史事件的悲剧性。“买桑喂蚕丝不多,凿洼种藕莲几何?”诗人以两个画面形象地描述出曾经的繁荣盛世已经不再。接下来,“广陵夜月琼花宴,结绮春风玉树歌”则进一步表现了昔日奢华的生活,与现在形成鲜明的对比。
然后,诗人以“君不见黑头江令承恩早,白发萧娘情未了”的形象表达了亡国之君的无能为力以及宫廷中依然存在的声色犬马。“狎语淫人梦不醒,宫城绿遍王孙草。”揭示出宫廷中的荒淫无度。而后半部分诗人从视觉的角度描绘了亡国的惨状,正如“昏昏黄雾塞宫门,白练寒生玉颈痕。”所表达的那样。
结尾两句则是以景抒情的典型手法,展现出繁华过后的凄凉,同时也暗示着历史的不可挽回。整首词通过对一系列形象的刻画以及对色彩、气氛的处理,使读者深深感受到了那种沉痛的亡国之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哀亡国》张宪是南宋诗人张宪在亡国之际创作的诗歌,表现了他对国家沦丧的悲痛和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歌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蒙古铁骑已经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山河破碎,民生凋敝。
诗人张宪生活在这个动荡时期,他曾一度积极从政,希望能为国家兴亡尽一份绵薄之力,然而壮志难酬,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抱负。
这个时代的背景知识还包括了南宋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激化。在此背景下,张宪的诗歌作品既反映了他个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也反映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