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瑶池曲

标题包含
瑶池曲
曼倩啼饥桃未熟。绮窗珠树层阴绿。上清童子昼临关,鸾尾扫云方种玉。芙蓉画阑春昼长,箫《韶》一派起回廊。八龙未暇送周穆,三鸟遽能迎汉皇。风雨苍苍隔玄圃,不劳西望祠王母。赠君桃核大如杯,归植茂陵陵上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宪,字思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大将。他生于北宋末年,具体生年不详,卒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 张宪原为河北西路兵马都监,后归顺岳飞,成为其得力助手。在岳飞的指挥下,张宪参与了多次对金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曼倩啼哭等待成熟的桃子。窗外和树上绿意盎然。上清的仙童白日在关卡处降临,用拂尘扫过云端播撒下仙玉的种子。春天,美丽的芙蓉画栏处阳光明媚,韶乐的旋律在长廊中回响。八仙还没有空闲去送别周穆王,而三鸟就已经准备好迎接汉皇。苍茫的雨雾隔着玄圃仙境,不用辛苦地向西眺望王母娘娘的神祠。现在我送你一颗大如酒杯的仙桃种子,回家后就把它种在茂陵旁的土壤里吧。
去完善
释义
曼倩:指东方朔,字曼倩,西汉辞赋家。 绮窗:雕花的窗户。 上清童子:道家神仙。 鸾尾:凤凰的尾巴,比喻仙人的仪态。 种玉:培育宝玉,比喻培养人才。 芙蓉画阑:美丽的鲜花装饰着栏杆。 箫《韶》:古代音乐名曲。 八龙:古代神话中的八条龙,分别代表八卦。 周穆:周朝的王,曾经梦到见过西王母。 三鸟:三只神鸟,古人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玄圃:传说中的仙境。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茂陵村。 注意:这是一首想象神仙世界的诗,其中许多描述都带有神话色彩。
去完善
赏析
《瑶池曲》这首诗歌以仙境、神话为背景,通过描绘美丽的仙景和奇幻的故事,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人间繁华的留恋。诗中的“曼倩啼饥桃未熟”一句,借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东方朔,表达出仙人也有饥饿之苦,但仙桃还未成熟的情境,暗示了人间的世事无常和理想的难以实现。而“绮窗珠树层阴绿”一句则描述了仙境中的华丽景象,表达出诗人对仙境的美好憧憬。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讲述了上清童子在白天降临仙境,鸾尾扫云,开始种植玉石的过程,展现出仙境的神秘与美丽。诗人还通过描绘芙蓉画阑的美景和《韶》音乐的悠扬,展现出仙境中无尽的欢乐。最后,诗人提到周穆王和汉武帝的故事,表达了仙境与人间的连接,以及他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整首诗既展示了仙境的美丽与神秘,也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瑶池曲》是南宋诗人张宪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晚期。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诗人在这一特殊时期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西王母瑶池的仙境图景,表达了世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张宪正值壮年,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他曾在南宋朝廷任职,亲眼目睹了国家内外交困的局面。这使得他在诗中抒发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另一方面,张宪作为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在诗歌中还反映了民众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以此揭示出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此外,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科举制度逐渐衰落,新兴的市民文化逐渐兴起。在这种背景下,张宪的诗歌风格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开始关注民间疾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民众的呼声。这种转变使他的作品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成为南宋后期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