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上望灵石

标题包含
江上望灵石
似闻环佩杂箫笙,鼎立争雄凛太清。 不与古今争变化,可能舒惨属阴晴。 花开玉井难求种,月下瑶台但有名。 我亦生来未尝屈,敢持方寸并峥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处权,字伯行,号后村居士,南宋著名文人、词人。他生于公元1076年,卒于公元1159年,享年83岁。 李处权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李邦献是北宋时期的进士。李处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就展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仿佛听到玉佩与萧声、笙乐交织在一起,在太清仙境中矗立着争胜群雄。 不过分争夺古今的变化,根据阴晴不定调整自身的状态。 就像花卉在玉井开花却难以找到种子,月亮下瑶台的美景只是有名无实。 我也是生来就不甘屈服,敢于以自己的心灵去比肩那些英雄们。
去完善
释义
1. 环佩:古指妇女所佩带的环形饰物,这里形容灵石的形状。 2. 箫笙:古代乐器,这里指音乐声。 3. 鼎立:三个强力的东西并列存在。 4. 太清:天空,高空。 5. 舒惨:指快乐与痛苦两种心情。 6. 玉井:传说中昆仑山有五座仙山,其中有一座叫玉井山,这里借指仙境。 7. 瑶台: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去完善
赏析
《江上望灵石》是南宋诗人李处权所作的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江上灵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坚守节操、不屈不挠的品格。 首联“似闻环佩杂箫笙”,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灵石以听觉,形象地描绘出灵石屹立江边的景象。同时,“环佩”和“箫笙”都是古代音乐器材,暗示灵石有着优雅的气质和高尚的品质。 颔联“鼎立争雄凛太清”,强调灵石巍然耸立、威武雄壮的气势,仿佛在宇宙苍穹中争雄斗艳。这一句将灵石比作三足鼎立,形象地表现了其稳固的特点。 颈联“不与古今争变化,可能舒惨属阴晴”,表达灵石不受时间和自然条件影响的坚定品质。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灵石都能保持自己的姿态。这两句诗强调了灵石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 尾联“我亦生来未尝屈,敢持方寸并峥嵘”,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灵石,表示自己与灵石有着相似的品质,即使面对困难也从不屈服,敢于挑战生活的艰辛。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上望灵石》是南宋诗人李处权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以后。当时金兵攻破汴京,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北方大片土地沦丧敌手。 李处权本是汴京世家子弟,生活优渥,但在金兵南下时家道中落。南渡后他流寓江南,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种由富到贫、由贵到贱的生活转变使他对故乡充满眷恋之情。这一时期,李处权在亲友的关照下继续求学,得以在诗文中寄托哀思,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虽有心北伐,但始终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李处权对南宋政权的忧虑与失望,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都反映在这首《江上望灵石》中。“灵石”成为寄托乡愁的象征,表达了诗人思念故土、渴望收复失地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