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不食姑
嫁时衣尚著,忽自欲通仙。
终日常持呪,经年只饮泉。
瘦形非是病,怪语却如颠。
金母还知尔,招邀归洞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穿着出嫁时的衣裳,忽然渴望成仙得道。
整日不停地念诵咒语,常年只饮用山泉水。
身形消瘦并非生病所致,奇怪的话语倒像疯癫一般。
西王母想必了解你,邀请你回到洞天福地。
去完善
释义
1. 嫁时衣:旧指女子出嫁时的衣裳。这里用“嫁时衣”代指结婚时的日子。
2. 忽自:忽然之间。
3. 通仙:成仙,达到神仙的境界。
4. 常持呪:经常念咒。咒语是一种语言,古时候人们认为它具有神奇的力量。
5. 经年:一整年。
6. 饮泉:这里指的是饮用山泉水,比喻过简朴的生活。
7. 非是病:并非生病所致。
8. 怪语:奇怪的言语。
9. 却如颠:反而像是精神失常。
10. 金母:西王母的尊称,她掌管长生不老药,是道教中的女神。
11. 知尔:了解你的情况。
12. 招邀:邀请。
13. 洞天:道教所说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仙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士的形象,诗人以质朴的语言将道士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首联“嫁时衣尚著,忽自欲通仙”,通过描述道士身着旧时的嫁衣,表现出其离尘脱俗的生活态度。颔联“终日常持呪,经年只饮泉”,进一步刻画了道士潜心修炼、清心寡欲的形象。颈联“瘦形非是病,怪语却如颠”,表现了道士虽身形消瘦但精神矍铄,言语奇特而富有哲理。尾联“金母还知尔,招邀归洞天”,暗示了道士的高尚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切的敬意和祝愿。整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体现了翁卷在诗歌创作上独特的风格和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不食姑》是南宋诗人翁卷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左右,正值宋朝中晚期,国家政治日趋腐败,民间疾苦日益严重。
翁卷生活在浙江温州一带,他的生活经历和地域环境对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那个时代,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但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由于土地兼并、赋税繁重等问题,许多农民被迫背井离乡,形成了流民现象。
翁卷在这首诗中,以“不食姑”这一形象表达了对于人间疾苦的深切关注。这位“不食姑”代表了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他们在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支持。翁卷通过描绘“不食姑”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