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孔道士云庵
道人居玉笥,手辟小蓬莱。
门寂山相对,庵空云自来。
茶烟朝宛转,丹气夜昭回。
欲助梨花梦,携锄独种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居住在美玉般的山谷间,亲手开辟出一座小小的仙境。
寂静的门扉与青山相映成趣,空旷的小庵引来浮云翩翩起舞。
清晨的茶烟袅袅升起,夜晚的丹气弥漫四周。
想要帮助人们实现美好的梦境,我独自扛着锄头去栽种梅花。
去完善
释义
1. 玉笥:指道家修炼之处。
2. 小蓬莱:指小型的仙境。
3. 庵:此处指的是道士居住的房屋。
4. 茶烟:烹煮茶叶时产生的烟气。
5. 丹气:炼丹时的雾气。
6. 昭回:光芒照耀。
7. 梨花梦:诗中的"梨花梦"一词是诗人用来隐喻孔道士的出世生活态度。
8. 携锄独种梅:诗人想要帮助孔道士过上他所向往的生活,通过种植梅花来体现其高洁的品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孔道士的云庵中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向往道家生活的情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中的“道人居玉笥,手辟小蓬莱”表达了道士隐居在山林中,亲手开垦出一片仙境般的境地。紧接着的“门寂山相对,庵空云自来”则体现了云庵周围环境的静谧与灵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后“茶烟朝宛转,丹气夜昭回”描述了云雾缭绕的茶香和夜晚弥漫的丹药气息,突出了云庵的神秘氛围。最后诗人借“欲助梨花梦,携锄独种梅”表达了自己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表现出诗人的孤傲品质。整首诗既有对道家生活的理想化描绘,又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具有浓厚的诗意和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庚夫(约公元1250年前后在世)字南仲,号玉峰山人,又号瘦硬老人,东阳(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祐末前后在世。尝官州郡,退居寿昌,以诗自娱。庚夫工词,有玉峰山人集行于世。他在漫游京口期间,留下了许多描绘镇江一带风光的诗篇。
在宋理宗年间(公元1224-1264年),赵庚夫度过了他人生的大部分时光。在这段时间里,他的生活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如任州郡官员,之后辞官归隐,过起了诗人般的生活。这一时期,南宋王朝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压力,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内部政治斗争也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庚夫选择放弃仕途,转向诗歌创作,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代的关切。
赵庚夫在这首《题孔道士云庵》中,通过对孔道士云庵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生活的理解。这首诗创作于他退居寿昌时期,当时他可能已经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希望过上一种更加宁静、自然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孔道士的交往成为他探索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他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认同的体现。
去完善